从猎晚归马上默成奉呈承旨端明王学士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15 07:58:27诗人:宋庠 |  朝代: 宋代 |  18

天子乘冬校猎回,钩陈平野转瑶魁。
万蹄未暮先追日,叠鼓非春已作雷。
得携风毛随禁仗,犒勤霞液出仙杯。
词臣定有长杨赋,翰墨能销几许才。

作者介绍

宋庠(九九六~一○六六),字公序,原名郊,入仕后改名庠。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后徙安州之安陆(今属湖北)。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初仕襄州通判,召直史馆,歷三司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左正言、翰林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深爲仁宗亲信。庆历三年(一○四三)因其子与匪人交结,出知河南府,徙知许州、河阳。不久召回任枢密使,与副使程戡不协,再出知郑州、相州。英宗即位,改知亳州,以司空致仕。治平三年卒,年七十一。謚元献。宋庠与其弟祁均以文学知名,有集四十四卷,已散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得宋庠诗文,编爲《元宪集》四十卷。事见王珪《华阳集》卷四八《宋元宪公神道碑》,《宋史》卷二八四有传。 宋庠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元宪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诸书散见的宋庠诗,编定十四卷。另辑得集外诗七首,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从猎晚归马上默成奉呈承旨端明王学士》是宋代诗人宋庠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子乘冬校猎回,
钩陈平野转瑶魁。
万蹄未暮先追日,
叠鼓非春已作雷。
得携风毛随禁仗,
犒勤霞液出仙杯。
词臣定有长杨赋,
翰墨能销几许才。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帝王猎猎归来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帝王的景仰之情,以及对文学才华的赞美和自身的期望。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天子冬天猎猎归来的场景,展示了盛况壮丽的猎猎活动,以及帝王的威严和力量。诗中的"钩陈平野转瑶魁"意味着帝王在狩猎中猎获了众多珍贵的猎物,使得平野上充满了瑶光。"万蹄未暮先追日,叠鼓非春已作雷"揭示了帝王的追逐精神和气势,他们不顾万马未暮的时候,提前追逐夕阳,叠鼓声如春雷一般震耳欲聋。

诗中还描写了帝王的威武和荣耀,"得携风毛随禁仗,犒勤霞液出仙杯"意味着帝王获得了珍贵的猎物,并将其奉献给天子,作为犒赏。这里的"风毛"指的是狩猎中的战利品,"禁仗"指的是帝王所使用的兵器,"霞液"则代表了珍贵的酒。这些描写展示了帝王的权威和荣耀,也体现了朝廷的繁荣与富有。

最后两句"词臣定有长杨赋,翰墨能销几许才"是作者对自己的期望和自信。他相信自己作为一位词臣,将来一定能够创作出出色的赋诗,以展示自己的才华。这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子对文学才华的追求和自信。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帝王猎猎归来的描绘,展示了帝王的威武和荣耀,以及作者对帝王的景仰和对自身才华的自信和期望。同时,这首诗词也反映了宋代时期文人士子对文学才华的追求和对帝王权威的赞美。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cong-lie-wan-gui-ma-shang-mo-cheng-feng-cheng.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