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徐一之觅菊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18 10:56:36诗人:陈傅良 |  朝代: 宋代 |  22

土盆瓦斛空中久,羞见重阳插满头。
寄向柁楼烦送似,芼鲈齎蟹待新篘。

作者介绍

陈傅良(一一三七~一二○三),字君举,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早师事郑伯熊、薛季宣,爲永嘉学派巨擘。孝宗干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授太学录。歷通判福州、知桂阳军。光宗禅位,迁提举湖南常平茶盐、转运判官,改提点浙西刑狱,过阙,留爲吏部员外郎。绍熙三年(一一九二)迁秘书少监兼实录院检讨官,嘉王府贊读,起居舍人,四年,兼权中书舍人,因建言调和两宫矛盾不应,自免而归。宁宗即位,召爲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同实录院修撰。寻与韩侂胄不合,出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庆元二年(一一九六),削秩罢宫观,杜门韬晦,榜所居室爲止斋。嘉泰三年卒,年六十九,謚文节。有《止斋先生文集》五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宋楼钥《陈公神道碑》、蔡幼学《陈公行状》,《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陈傅良诗,以明正德覆刻宋嘉定五年永嘉郡斋本爲底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从徐一之觅菊》是宋代陈傅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从徐一的园子里寻找菊花,土盆瓦斛空中放置已久,害羞地看见重阳插在花朵上。我将这些菊花寄给柁楼,以表达我的思念之情,烦恼地等待着新篘里带来的芼鲈和蟹。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秋天的景象为主题,通过描写菊花的寻找和送给朋友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对友谊的珍视之情。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贞与忠诚,而重阳节则是中国传统节日,代表着人们敬老、祈福和团聚的意义。作者通过对菊花和重阳节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真挚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情感体验。土盆瓦斛空中久,描述了菊花被放置在高处已久的情景,显露出岁月的沧桑感。羞见重阳插满头,表达了菊花含羞的姿态和重阳节的庆祝氛围。作者将这些菊花寄给柁楼,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体现了友情的珍贵和重要性。最后,芼鲈和蟹的等待,展示了作者对美食和丰收的期待,进一步烘托了秋天的气息。

整首诗词以秋天的菊花和重阳节为线索,通过描绘景物和情感,将作者的思念、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对丰收的期待融入其中。它以简练的语言和深情的笔触,展示了作者对自然和人情的细腻观察,给人以视觉和情感上的愉悦。同时,它也提醒人们要珍惜友情和传统文化,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和情感的真挚。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cong-xu-yi-zhi-mi-ju.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小重山(至后一日,长兴赵宰到郡,并招归安、乌程二宰及项广文同饭)
王炎
日脚才添一线长。葭灰吹玉管,转新阳。老来添得鬓边霜。年华换,归思满沧浪。唤客对凝香。公庭凫骛散,缓行觞。何须红袖立成行。清淡好,胜似听丝簧。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体恤入微
形容对人照顾或关怀非常细心、周到。同体贴入微”。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