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王甫抚干和荆江亭韵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0:16:21诗人:孙应时 |  朝代: 宋代 |  22

清诗报我来,琼玖羞木了。
感我万古心,迢迢如江水。
楚宫歌舞地,春农耕废址。
变化日相寻,荣华何用喜。

作者介绍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巖尉。歷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答王甫抚干和荆江亭韵》是宋代诗人孙应时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清爽的诗篇传达我来,如琼瑶贝壳般美丽。感慨我心与万古同,宛如江水般遥远。楚宫歌舞的地方,如今春耕废弃不用。变化之日相互接连,荣华何须多喜悦。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思考和感慨。诗人以清新的笔触写下自己的心情,将其比喻为珍贵的琼瑶贝壳,传达出美丽和纯净的意境。他感慨自己的心与万古相通,意味着他的感受和思考与历史上的人们共鸣,超越了时空的限制。诗人用迢迢来形容自己的心情,如同江水般遥远,传达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远离尘嚣的态度。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楚宫歌舞的地方,暗指过往的荣华富贵,如今却成为春耕废弃的废址。这种变迁的景象让诗人思考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多变。最后,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即荣华富贵的变化又有何必多喜悦呢?这是对人们过于追求名利和物质享受的反思,呼唤着内心的宁静和淡泊。

赏析:
《答王甫抚干和荆江亭韵》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琼瑶贝壳、江水、楚宫歌舞等,给人以美好和遥远的感觉。通过描绘楚宫歌舞地的废弃和荣华富贵的变迁,诗人表达了对人事无常和名利浮华的深思。

诗人的思考和感慨贯穿全诗,展示了他对人生和历史的洞察力。他以迢迢如江水来形容自己的心情,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疏离和对内心深处的追求。最后,诗人用问句提出了对荣华富贵的反思,呼唤人们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淡泊。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孙应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意义。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da-wang-fu-fu-gan-he-jing-jiang-ting-yun.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