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问诗十二篇寄呈满子权其二耒答鎛三首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16 14:27:01诗人:王令 |  朝代: 宋代 |  15

我用常在金,任金适由木。
苟得金为用,何惜木微曲。
幸得主人随,不恤汗行犊。
必求随主人,我用諴不足。

作者介绍

王令(一○三二~一○五九),字逢原,初字钟美,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因幼年丧父,育于游宦广陵之叔父王乙,遂占籍广陵(今江苏扬州)。少时尚意气,后折节力学。不求仕进,以教授生徒爲生,往来于瓜州、天长、高邮、润州、江阴等地。仁宗至和元年(一○五四),王安石奉召晋京,途经高邮,令投赠诗文,获安石赏识,结爲知己,遂公文学知名。卒于嘉祐四年,年二十八。有《广陵先生文集》,长期以抄本流传,分卷多寡不一。事见王安石《王逢原墓志铭》及门人刘发《广陵先生传》(见《广陵集》附录)。 王令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广陵集》三十卷(其中诗十八卷)爲底本。校以明抄本(简称明本,藏北京图书馆)、一九二二年吴兴刘氏嘉业堂刊本(简称嘉业堂本),并采用沈文绰点校本《王令集》校记(简称沈校)。明抄本有拾遗一卷,据以补入,编爲第十九卷。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是宋代王令创作的《答问诗十二篇寄呈满子权其二耒答鎛三首》。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用常在金,任金适由木。
苟得金为用,何忍木微曲。
幸得主人随,不恤汗行犊。
必求随主人,我用諴不足。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金属工艺的看法。作者使用金属(金)来工作,金属的形态可以通过木来塑造。尽管木材可能会有微小的弯曲,但只要得到金属作为工艺材料,作者就不介意木材的微小缺陷。作者感激有一位主人愿意与他同行,不计较辛苦,不辞劳苦地前进。作者强调他将一直跟随这位主人,虽然他的手艺可能不够完美。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金属工艺来隐喻人生和创作过程。金属代表着完美和尊贵,而木材则代表着不完美和次要的材料。作者认为,只要能够使用金属进行工艺创作,即使有一些不完美的木材作为辅助,也是可以接受的。这种态度体现了作者对于工艺的热爱和专注,他愿意接受并发挥自己的技艺,不计较材料的缺陷。

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于一位主人的感激之情。这位主人与作者同行,不顾辛苦,一同前进。作者决心跟随这位主人,表示自己的忠诚和依附。这种依附关系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对于艺术创作的追求和憧憬,希望能够得到一位有经验和才华的人的指导和支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工艺创作的态度和对于导师的感激之情。通过金属和木材的象征,诗词传达了一种专注、虚心和追求完美的精神,展现了作者对于艺术创作的热忱和坚持。同时,也呈现了作者对于人与人之间相互扶持和信赖的价值观。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da-wen-shi-shi-er-pian-ji-cheng-man-zi-quan-qb6l.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看花吟
刘溥
白日已堕地,回光烛青天。人生时景只如此,莫将眉目夸盛年。花开容易落,花落难复开。开落竟谁有,对之心为摧。君不见玉山山下树,曾见主人罗笙歌。主人去后亭馆废,空余满树秋风多。若将金玉驻光景,鉴之前事将如何!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倒背如流
背背诵。把书或文章倒过来背,背得像流水一样流畅。形容背得非常熟练,记得非常牢。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