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柬答合淝苏刑曹兼呈淮西帅同年赵宝谟二首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5 17:07:00诗人:刘宰 |  朝代: 宋代 |  11

闻道中原百战馀,遗民亿万企来苏。
浪言恢复真疏矣,绝意怀来亦可乎。
北望凄凉皆故土,南来睥睨几狂胡。
祗今淝水山川改,寄语元戎盍远图。

作者介绍

刘宰(一一六六~一二三九),字平国,自号漫塘病叟,金坛(今属江苏)人。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进士,调江宁尉。歷真州司法参军、知泰兴县、浙东仓使干官。以不乐韩侂胄用兵,遂引退,屏居云茅山之漫塘三十年。其间虽一再徵召,皆不就。理宗嘉熙三年卒,年七十四(《京口耆旧传》卷九)。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其中诗五卷。《至顺镇江志》卷一九、《宋史》卷四○一有传。 刘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明正德任佃刻、嘉靖王皋续刻本(简称王本)和万历三十二年范崙刻本(简称万历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代柬答合淝苏刑曹兼呈淮西帅同年赵宝谟二首》是宋代刘宰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抒发了对战乱中百姓遭受苦难的关切和对国家兴旺发展的期望。

诗词的中文译文:
听说中原百战已过去,亿万遗民向往着来到苏州。
虚言空话已被揭穿,决心和希望是否也可行?
向北望去,只见凄凉的故土;向南来看,眼前是傲慢的胡人。
但现在淝水的山川已有改变,寄语给元戎,请远虑大图。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对战乱中百姓遭受苦难的关切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和国家发展的期望。诗人听闻中原的战乱已经结束,亿万遗民都渴望来到苏州寻求安定。诗中提到了"浪言恢复真疏矣",意味着空洞的言论已被辨别出来,人们希望看到实际行动和改变。诗人思索,虽然北方的土地凄凉,南方的胡人傲慢,但淝水的山川已经发生变化,希望将来能给国家带来好运。最后,诗人寄语给元戎(指军事将领),希望他能远虑大图,为国家的长远发展着想。

这首诗词通过对战乱时期社会状况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和平与发展的期待和担忧。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描述北方和南方的景象,展现了战乱中百姓的困境和胡人的傲慢态度。然而,诗人也表达了对希望和变革的信心,认为淝水的山川改变了,国家的前景也会有所改善。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与期望,展示了他对和平与稳定的追求。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dai-jian-da-he-fei-su-xing-cao-jian-cheng-hualdq.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出江陵北门便明诗思
项安世
反闭柴门谢绝诗,二年强饭慰肝脾。朝来威远门前路,已被渠侬圣得知。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自出心裁
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出于自己的创造。指不抄袭、模仿别人。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