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贻新橘两筠笼,尚带霜林错落红。
转送清江供寿酒,草书因病废匆匆。
作者介绍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作品评述
《代书送橘沈临江》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述了赵蕃代替他人送橘子给沈临江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谁贻新橘两筠笼,
尚带霜林错落红。
转送清江供寿酒,
草书因病废匆匆。
诗中以朴实的语言描绘了赠送橘子的情景。"两筠笼"指的是两个竹篮子,装满了新鲜的橘子。这些橘子还带有霜的痕迹,霜林中的红叶与橘子形成了错落有致的对比。作者将这些橘子转送给沈临江,作为寿酒的供品,以祝福他的寿辰。
然而,诗的最后两句透露出一丝忧伤和无奈。作者因病无法亲自写下草书,只能匆匆地写下了这首诗词。这里蕴含着对生命短暂的思考和对友谊的珍视。作者通过诗词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美好祝福和对生命的瞬息感慨。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生活中的一幕情景,传递出深深的情感。作者以一种淡然而真挚的态度,表达了对友谊和生命的思考。整首诗词给人以清新的感觉,展现了宋代文人豪放洒脱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