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挽宁西云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6:46:08诗人:姚勉 |  朝代: 宋代 |  19

杜牧先铭墓,渊明自祭文。
两贤真造理,百世又逢君。
把钓溪沈月,著书山锁云。
谁能上遗藁,堪辟木天云。

作者介绍

姚勉(一二一六~一二六二),字述之,号雪坡,筠州高安(今属江西)人。理宗宝祐元年(一二五三)进士,授平江节度判官。丁母忧服阕,除秘书省正字,因言事免归。召爲校书郎兼太子舍人,以忤贾似道,被劾爲吴潜党,罢。景定三年卒,年四十七(《豫章丛书》本《雪坡舍人集》末附胡仲云《祭雪坡姚公文》,本集文及翁序作年四十六)。遗着由姪龙起编爲《雪坡集》五十卷(本集卷首文及翁序)。事见《宋歷科状元录》卷八。 姚勉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影宋钞本《雪坡姚舍人文集》(简称影宋钞本,藏南京图书馆),并参校《豫章丛书》本(简称豫章本)等。底本诗集外之诗及《豫章丛书》多出底本之七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代挽宁西云》是宋代姚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杜牧先铭墓,
渊明自祭文。
两贤真造理,
百世又逢君。
把钓溪沈月,
著书山锁云。
谁能上遗藁,
堪辟木天云。

诗意:
这首诗词是姚勉写给宁西云的挽词。他在诗中提到了杜牧和渊明,将他们视为两位真正能够理解他的先贤。他感叹在百世之后,又有一位如君般的人出现。姚勉将自己与诗中的人物相提并论,表达了对宁西云的敬佩和怀念之情。诗中还提到了把钓溪中的月亮沉于心底,以及著书立说,将山中的智慧锁住。最后,姚勉希望有人能够继承他的遗志,开创新的局面。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姚勉对宁西云的深深怀念和对他人的期望。通过提到杜牧和渊明这两位历史上的先贤,姚勉将自己与他们相提并论,表达了自己的自信和自豪。他将宁西云视为百世难逢的英才,这种赞誉和期待使整首诗充满了敬意和温情。

诗中的把钓溪沈月和著书山锁云,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姚勉深沉的内心世界。把钓溪沈月意味着将月亮沉于心底,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内心的深入体验。著书山锁云则寓意着将智慧和思想固定在书本之中,以求传承和发扬。

最后两句“谁能上遗藁,堪辟木天云”,表达了姚勉对后人的期望。他希望有人能够继承他的遗志,开创新的局面,以求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这种期望和呼唤给人以启发和鼓舞,激发了读者的思考和行动的力量。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含蓄的语言,表达了姚勉对宁西云的深情告别和对后人的期望。同时,诗中的自信和自豪也凸显了姚勉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整首诗意蕴深远,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dai-wan-ning-xi-yun.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