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摘园蔬随意好,软炊土米绕牙香。
人言少吃多滋味,此是尊生第一方。
作者介绍
钱时(一一七五~一二四四),字子是,学者称融堂先生,淳安(今属浙江)人。早年从杨简学,爲朱熹所重。江东提刑袁甫作象山书院,延主讲席。理宗嘉熙元年(一二三七),以布衣召见,赐进士出身,授秘阁校勘,预修国史。后辞归,居乡蜀阜玉屏街北山之冈,创融堂书院。淳祐四年卒,年七十。有《蜀阜集》十八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等,已佚。今存民国十六年徐氏刻《蜀阜存稿》三卷。事见本集卷首《融堂先生行实》,《宋史》卷四○七《杨简传》附。 钱时诗,以《蜀阜存稿》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编爲二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当食自喜二首》是宋代诗人钱时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品味美食时的快乐心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摘取园中自己喜欢的蔬菜,用软煮的土米围绕在口中,香气扑鼻。有人说少吃多种口味,这才是珍惜生命的第一要义。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享受美食时的欣喜之情。他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己采摘园中蔬菜、煮米的场景,表达了对美食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视。作者认为,尊重生命是最重要的,而在吃的过程中,尽情品味多种口味也是一种享受。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抒发了作者对美食和生命的态度。首两句描述了作者摘取园中蔬菜和煮米的场景,用"随意好"和"绕牙香"表达了食物的美味。接下来,作者引用了人们的言论,强调了少吃多种口味的重要性,将这种态度视为"尊生第一方",强调了尊重生命的价值。
整首诗简短而意味深长,通过对食物的描写和对生命的思考,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生命的敬畏之情。作者通过简单的文字,将日常的饮食行为与生命的意义相结合,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反思和启发。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尊重生命的理解,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