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嗟世路,何日朴风归。
是处太行险,□□应解飞。
主人厚薄礼,客子新故衣。
所以浇浮态,多令行者违。
作者介绍
曹松,字梦徴,舒州人。学贾岛为诗,久困名场。至天復初,杜德祥主文,放松及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等及第,年皆七十余,时号五老牓。授祕书省正字。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曹松,字梦徴,舒州人。学贾岛为诗,久困名场。至天復初,杜德祥主文,放松及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等及第。年皆七十余,时号五老牓。授祕书省正字。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曹松字梦徵,舒州人。为诗宗贾岛,深入幽境,然无枯淡之癖。初在建州依李频。眧宗光化四年,礼部侍郎杜德祥下与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皆七十余始及第,时号五老榜,为秘书曲校书郎。补诗一首。
作品评述
《道中》是一首唐代诗词,作者为曹松。诗中描述了作者在旅途中对世俗之路的感慨和迷茫。
译文:出门时心中满怀忧虑,何时才能回到宁静平淡的生活。这里的太行山道崎岖险恶,前方的路应该如何驾驭才能自由自在地飞翔。主人对待我恩义分明,客人身上的衣物要么是崭新的,要么是受用过的。这样浮夸虚伪的世态,很容易使旅者违心行事。
诗词表达了旅行者在道路上的感慨和困惑。出门在外,面对陌生的环境和艰难的路途,作者思念着宁静平淡的生活,渴望能够回归自然之中。诗中提到的太行山道是曹松旅途中所经历的一段艰难险恶之地,这或许也可以被理解为人生道路中的困难和挑战。主人与客人的对待也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虚伪,使人在旅途中感到违心和困惑。
这首诗描绘了旅行者内心的矛盾和焦虑,反映了作者对社会道德和人际关系的思考。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描写旅途中的险恶和浮夸,表现了作者对宁静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虚伪社会的不满。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迷茫,以及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深思。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dao-zhongwk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