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广州俸米供给麻券授家人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9 11:46:29诗人:曾丰 |  朝代: 宋代 |  26

陶潜营五斗,王绩办三升。
醉饱曾无几,驱驰已不胜。
犹须糊汝口,未果枕吾肱。
有可供饥渴,休官岂不能。

作者介绍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歷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爲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爲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得广州俸米供给麻券授家人》是宋代诗人曾丰的作品。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在广州做官的经历和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陶潜收获五斗稻米,
王绩得到三升粮食。
饱醉之后鲜有富余,
奔波劳碌已不堪。

仍需满足你的口腹之欲,
却未能满足我这贫弱的身体。
即使有着解渴解饥的粮食,
放弃官职又何妨呢?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对物质生活的渴望。曾丰以自己在广州做官时的亲身经历,借用陶潜(古代文人)和王绩(历史人物)的名字,来表达自己在官场中的困境和对物质生活的追求。

诗中提到陶潜收获五斗稻米,王绩得到三升粮食,暗指官员们在广州获得了丰富的俸禄和补贴,而作者却只能勉强维持生计,饱食不足饥餐渴饮,生活艰辛。他抱怨自己的辛苦劳作却没有丰厚的回报,同时也表达了对权贵们的不满。

然而,尽管作者渴望富足的物质生活,他也思考着是否放弃官职。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矛盾心理,他意识到即使放弃官职,也未必能够获得满足,因为物质的满足并不能带来内心的安宁和满足感。

这首诗词通过对个人经历的表达,揭示了宋代社会中官场的黑暗和贫富差距,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追求、价值观和幸福的思考。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de-guang-zhou-feng-mi-gong-gei-ma-quan-shou-j.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早秋望华清宫树因以成咏(一作卢纶诗)
常衮
可怜云木丛,满禁碧濛濛。色润灵泉近,阴清辇路通。玉坛标八桂,金井识双桐。交映凝寒露,相和起夜风。数枝盘石上,几叶落云中。燕拂宜秋霁,蝉鸣觉昼空。翠屏更隐见,珠缀共玲珑。雷雨生成早,樵苏禁令雄。野藤高助绿,仙果迥呈红。惆怅缭坦暮,兹山闻暗虫。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稍胜一筹
筹筹码,古代用以计数的工具,多用竹子制成。比较起来,稍微好一些。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