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悬瓠城感吴季子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13 23:35:56诗人:王珪 |  朝代: 宋代 |  25

将军戈甲从天下,丞相旌旗匝地来。
堪笑怒螳犹强臂,不知蛰户欲惊雷。
咄嗟武相深冤洗,指顾山东治境开。
吏部声名千古在,断碑何处卧苍苔。

作者介绍

王珪(一○一九~一○八五),字禹玉,华阳(今四川成都)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累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侍读学士。神宗熙宁三年(一○七○),拜参知政事。九我,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哲宗即位,封岐国公,卒于位。謚文恭。珪仕英宗、神宗、哲宗三朝,以文章致位通显。有集百卷,已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成《华阳集》六十卷,附录十卷。武英殿聚珍版印时,删编爲四十卷。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上集卷八叶清臣撰《王文恭珪神道碑》,《宋史》卷三一二有传。 王珪诗,以武英殿聚珍版《华阳集》(其中诗六卷)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另辑得集外诗,编爲第七卷。

作品评述

《登悬瓠城感吴季子》是宋代王珪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将军的戈甲从天下消失,
丞相的旌旗覆盖大地。
可笑的是,螳螂仍然傲慢,
不知道千军万马即将来袭。
突然间,武将的深仇被洗净,
山东的疆土得到治理。
吏部的名声将流传千古,
断碑却躺在何处的苍苔中。

诗意:
这首诗以夸张的修辞手法揭示了时局混乱和官场的险恶。将军和丞相作为权力的象征,在这个诗词中成为表达社会现象的借喻。诗人通过描述将军的戈甲消失和丞相的旌旗覆盖大地,暗示了当时朝廷内外的混乱和动荡。诗中提到的螳螂和惊雷则象征着那些自以为强大的人物,他们对即将到来的变革毫无察觉。而武将的冤屈得到了洗雪,山东的治理也得以开展,这意味着社会将迎来新的局面。最后,诗人指出吏部的声名将流传千古,而被断碑所覆盖的苍苔则象征了历史的遗忘和腐朽。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夸张的形象描写和比喻手法,表达了时局混乱和社会变革的思考。诗人通过将将军和丞相作为象征权力的形象,以及螳螂和惊雷作为象征自负和盲目的形象,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稳定和权力的腐败。然而,诗人也表达了对治理者的希望和对社会变革的期待。最后,诗人以吏部的声名和断碑的苍苔作为对比,展示了历史的残酷和时代的更迭。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示了王珪作为一位文人官员的见解和思考。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deng-xuan-hu-cheng-gan-wu-ji-zi.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