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西轩书事十首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6:29:38诗人:陈与义 |  朝代: 宋代 |  22

皇家卜年过周历,变故未必非天仁。
东南鬼火成何事,终待胡锋作争臣。

作者介绍

陈与义(一○九○~一一三八),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徽宗政和三年(一一一三)登上舍甲科,授开德府教授。宣和四年(一一二二)擢太学博士、着作佐郎(《容斋四笔》卷一四)。谪监陈留酒税。南渡后,避乱襄汉湖湘。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召爲兵部员外郎。绍兴元年(一一三一)迁中书舍人,兼掌内制。拜吏部侍郎,改礼部。四年,出知湖州。五年,召爲给事中(宋《嘉泰吴兴志》卷一四)。以病告,提举江州太平观。復爲中书舍人。六年,拜翰林学士、知制诰。七年,爲参知政事。八年,以资政殿学士知湖州,因病,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卒,年四十九(《紫微集》卷三五《陈公资政墓志铭》)。有《简斋集》三十卷、《无住词》一卷传世。《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陈与义诗,以元刻《增广笺注简斋诗集》(此本爲瞿氏铁琴铜剑楼旧藏,《四部丛刊》据以影印,旧说宋刻,藏北京图书馆)及元抄《简斋外集》爲底本。校以日本翻刻明嘉靖朝鲜本《须溪先生评点简斋诗集》(简称须溪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及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简斋集》(简称四库本)等。编爲三十一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邓州西轩书事十首》是宋代诗人陈与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皇家卜年过周历,
变故未必非天仁。
东南鬼火成何事,
终待胡锋作争臣。

诗意:
这首诗词探讨了政治和人事的变迁,并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人事变迁的思考。诗中提到了皇家卜年过周历,指的是帝王通过卜筮来确定国家的命运。作者认为,变故发生并不一定是上天的仁慈所为,暗示政治的变迁可能是人为的结果。

诗中还提到了东南鬼火,这是指邓州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可能是指鬼火出现在邓州东南方向,象征着神秘和不详的事物。作者通过描绘鬼火,暗示政治的变迁可能与邓州地区的动荡有关。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期待和希望。胡锋是指胡文庆,他是陈与义的朋友和同乡,也是一个有才华的人。作者认为,最终能够在政治变迁中崭露头角的人,可能是胡锋这样的人物,他们将成为争取权力和地位的人。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政治变迁和人事变动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待。作者通过描绘皇家卜年的场景,暗示政治的变迁可能是人为的结果,而非天命所致。这种思考在宋代的政治环境中是非常敏感的,因为宋代政治的变革频繁,朝堂上的权力斗争也很激烈。

诗中的东南鬼火象征着神秘和不详的事物,揭示了邓州地区的动荡和不稳定。这种描绘增加了诗词的神秘色彩,也为政治变迁提供了一种超自然的解释。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认为能够在政治变迁中崭露头角的人,将成为争取权力和地位的人物。这种对于个体能力和机遇的重视,反映了作者对社会变迁和个人奋斗的看法。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政治和人事变迁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政治氛围和人们对权力的追逐。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deng-zhou-xi-xuan-shu-shi-shi-shou50l.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