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台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3:16:29诗人:李廌 |  朝代: 宋代 |  20

竹冈深贮一溪云,溪湾路尽钓矶新。
鱼鸟相忘自相乐,使君元是狎鸥人。

作者介绍

李廌(一○五九~一一○九),字方叔,号太华逸民(宋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卷六六《书月巖集后》)、济南先生(宋谢采伯《密斋笔记》卷三),祖先由郓州迁华州,遂爲华州(今陕西华县)人。早年以文章受知苏轼。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苏轼知贡举,得试卷以爲廌作,置之首选,而是科廌竟下第,所以轼有“平生漫说古战场,过眼还迷日五色”(《送李方叔下第》)之叹。后再举亦失利,遂绝意仕进,定居长社。徽宗大观三年卒,年五十一。有《济南集》(一名《月巖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八卷,其中诗四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李廌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近人李之鼎宜秋馆《宋人集》丙编本(简称宜秋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钓台》是宋代诗人李廌的作品。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竹冈深贮一溪云,
溪湾路尽钓矶新。
鱼鸟相忘自相乐,
使君元是狎鸥人。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钓鱼台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钓鱼场景。首先,诗人描述了竹冈深处贮藏着一股溪流的云雾,给人以山间清新的感觉。接着,诗人描绘了溪湾的道路一直延伸到了新的钓鱼矶,这里的景色必定更加宜人。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展示了他对自然环境的敏感和对美的追求。

然后,诗人描述了一种和谐的场景,即鱼和鸟相互忘记彼此的区别,自由自在地共享这片美好的环境。这种描绘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最后,诗人称赞了这位使君,将其形容为与鸥鹭为伍的人。这里的使君指代诗人自己,他喜欢与自然为伴,与鸟兽为友,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美丽的自然场景,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这首诗在宋代的文人士大夫中很受欢迎,也是李廌作品中的代表之一。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diao-tairlx.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