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稼轩坐间作,首句用丘六书中语)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10 22:31:20诗人:杨炎正 |  朝代: 宋代 |  体裁: 蝶恋花 |  20

点检笙歌多酿酒。
不放东风,独自迷杨柳。
院院翠阴停永昼。
曲栏隋处堪垂手。
昨日解酲今夕又。
消得情怀,长被春僝僽。
门外马嘶从去后。
乱红不管花消瘦。

作者介绍

杨炎正(一一四五~?),字济翁,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万里族弟。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进士,调宁远簿。五年,诏除架阁,未上即被劾落(《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三之二七)。嘉定初迁大理司直,三年(一二一○),出知藤州,七年,罢(同上书职官七三之四四、七五之四)。后以事戍琼州,十年,始北归(明正德《琼臺志》卷三二)。有《西樵语业》一卷。事见《诚斋集》卷七六《静庵记》、卷一一四《诗话》。今录诗二十一首。

作品评述

诗词:《蝶恋花(稼轩坐间作,首句用丘六书中语)》

点检笙歌多酿酒。
不放东风,独自迷杨柳。
院院翠阴停永昼。
曲栏隋处堪垂手。
昨日解酲今夕又。
消得情怀,长被春僝僽。
门外马嘶从去后。
乱红不管花消瘦。

中文译文:
点检笙歌多酿酒。
不放东风,独自迷杨柳。
院院翠阴停永昼。
曲栏隋处堪垂手。
昨日解酲今夕又。
消得情怀,长被春僝僽。
门外马嘶从去后。
乱红不管花消瘦。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杨炎正创作的《蝶恋花》。诗词以写景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在花园中的心境与感受。

诗的开头,诗人点检着笙歌,意味着欢乐的氛围和热闹的场景,同时也暗示了世事的变幻无常。诗人提到不放东风,表示他独自迷失在杨柳树下,似乎陷入了一种思索和迷惘的状态。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花园中郁郁葱葱的绿阴,犹如永远的白昼。他站在曲栏旁边,可以伸出手去触摸栏杆。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站在花园中的一处幽静之地,感受着自然的美好,与世界保持一定的距离。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回忆起昨天解酲的喜悦,而今天又是一个新的夜晚。他感慨情怀难以消散,长久以来一直受到春天的困扰和烦恼。门外传来马嘶声,可能是别人的离去,而纷纷扬扬的花瓣却无视花朵的凋零。

整首诗以描写花园景致为主,抒发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思念和对生命短暂性的感慨。通过对花园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透露出对人生的思考,人们的欢乐和悲伤都是短暂的,如同花朵的凋谢。

这首诗词通过优美的语言描绘了花园中的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宋代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die-lian-hua-jia-xuan-zuo-jian-zuo-shou-ju-yofkl.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