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盈盈牛与女。
目送经年,脉脉无由语。
后夜鹊桥知暗度。
持杯乞与开愁绪。
君似庾郎愁几许。
万斛愁生,更作征人去。
留定征鞍君且住。
人间岂有无愁处。
作者介绍
谢薖(kē)(1074~1116)字幼盘,自号竹友居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诗人,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谢逸从弟,与兄齐名,同学于吕希哲,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逸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30多岁时参加科举,不第而归,遂淡泊功名之心。常开窗对竹,认为竹劲气节,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君子似之,因号竹友居士。当时,不少文人靠取媚权臣而显贵,而他兄弟二人宁可老死布衣,也不走此邪路,其高节一直为人称许。徽宗政和六年卒(吕本中《谢幼盘文集跋》),年四十三(明弘治《抚州府志》卷二一)。
谢薖的文学成就
谢薖与其兄以诗名重当时,吕本中将其兄弟二人比作谢康乐和谢玄晖,时称“二谢”。其名亦列入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吕称无逸诗似康乐,幼盘似玄晖。谢薖的诗清新可喜,多佳句,文字雅洁,楚楚有法度,风格多样。其诗内容与谢逸诗相仿,主要写隐居生活的宁静恬谧,但诗名不如谢逸。其艺术风格虽有轻隽清新的一面,但由于受黄庭坚的影响较深,也有生硬过甚的弊端。词存不多,却有天然之致。后人赞其词“尤天然工妙”。
现存作品有《竹友集》(又名《谢幼盘文集》)10卷,其中诗7卷,存诗272首,杂文3卷。《彊村丛书》有《竹友词》一卷。事见《(道光)抚州府志》、《江西通志》、《四库全书》、《江西诗派小序·二谢》、朱熹《邵武县丞谢君墓碣铭》、朱彝尊《竹友集跋》、《全宋词》。
作品评述
诗词:《蝶恋花(留董之南过七夕)》
朝代:宋代
作者:谢薖
一水盈盈牛与女。
目送经年,脉脉无由语。
后夜鹊桥知暗度。
持杯乞与开愁绪。
君似庾郎愁几许。
万斛愁生,更作征人去。
留定征鞍君且住。
人间岂有无愁处。
中文译文:
一条水面上,水牛和女子相对。
目送着岁月的流逝,心意交织,无法开口说话。
夜深时,鹊桥暗暗地知晓。
举起酒杯,祈求解开忧愁的心绪。
你像庾郎一样,愁绪多少?
万斛愁苦涌上心头,更让人心生远行之念。
留住你的征鞍,让你暂且停留。
人世间又岂会有无忧愁之处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谢薖的作品,题为《蝶恋花(留董之南过七夕)》。诗中通过描写一水之间的牛和女子,以及对岁月流逝和心情的思索,表达了作者对爱情和人生的感慨与思考。
诗的开头描述了一幅水面上的景象,水牛和女子相对而立,形成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时间的感知,目送着岁月的过去,内心充满了情意,却无法找到言语表达的途径。这种情感的交织和无奈,使人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愁绪和思念之情。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一个夜晚,鹊桥知晓了彼此之间的暗示与隐情。作者举起酒杯,希望通过痛饮来解开心中的忧愁,寻求心灵的慰藉。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以君子的形象与庾郎相对照,表达了自己忧愁之情的深度。愁苦如万斛之重,使人心生远行之念,渴望摆脱现实的困扰与束缚。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爱情和人生的独特见解。留住征鞍,让你暂且停留,是作者希望能够留住心中所爱的人,给彼此一段宁静的时光。然而,人世间又岂会有无忧愁之处呢?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暗示了人世间难以避免的忧愁和困扰。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纠结,通过对爱情、时光和人生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人间情愁的深刻认知,以及对于人生苦难的深沉感慨。这使得这首诗具有一种深远的人生哲理和情感共鸣,引发读者对于生命意义和命运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