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檐日出胜重裘,饱饭看山倦即休。
识得个中真气味,自然无梦到封侯。
作者介绍
薛嵎(一二一二~?),字宾日,小名峡,小字仲止,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时年四十五(《宝祐四年登科录》)。官长溪簿(清干隆《福建通志》卷二六《职官志》)。有《云泉诗》。 薛嵎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编爲一卷。
作品评述
冬日杂言五首
茅檐日出胜重裘,
饱饭看山倦即休。
识得个中真气味,
自然无梦到封侯。
中文译文:
茅檐下看日出,比起穿着厚重的裘衣更为美好,
吃饱饭后看山景,感到疲倦就休息。
领悟其中的真谛,
自然会无梦想成为封侯之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早晨的景象和诗人的心境。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然的美好与享受简朴生活的态度。
在冬季的茅檐下,看着旭日冉冉升起,诗人觉得这样的景象比穿着厚重的裘衣更为美好。这里茅檐下的景象可以理解为诗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日出的美好则是生命的一种愿景。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诗人又描述了在吃饱饭之后,看着山景感到疲倦后即刻休息的状态。这里的山景可以理解为一种远方的目标或者理想,而诗人则表示只有在实现了生活的基本需求之后,才能有机会追逐更高的目标。
最后两句“识得个中真气味,自然无梦到封侯”传达了领悟人生真谛的重要性。诗人认为只有识破世俗的虚妄,才能逐渐触摸到真实的人生滋味。当心中领悟了这种真谛之后,就能够自然而然地追求内心的梦想,达到了最终的成功和满足。
总之,这首诗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揭示了诗人对自然美、简朴生活以及领悟人生真谛的思考和向往。同时,也向读者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dong-ri-za-yan-wu-sho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