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题咏十一首·龟山钓鱼台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16 06:25:21诗人:王阮 |  朝代: 宋代 |  27

鬼力神功劈石开,水边因作钓鱼台。
若为未有严光到,留得丝纶待我来。

作者介绍

王阮(?~一二○八),字南卿,德安(今属江西)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都昌主簿,移永州教授。淳熙六年(一一七九),知新昌县(本集《和渊明归去来辞》序)。光宗绍熙中知濠州,改知抚州。宁宗庆元初韩侂胄当政,闻其名,特命入奏,遣客诱以美官,王对毕即出关,侂胄怒,批旨予奉祠,于是归隠庐山。嘉定元年卒。有《义丰文集》一卷。《宋史》卷三九五、明嘉靖《九江府志》卷一三有传。 王阮诗,以宋淳祐三年王旦刻《义丰文集》(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酌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又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洞庭题咏十一首·龟山钓鱼台》是宋代王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龟山钓鱼台屹立在洞庭湖边,王阮咏史先生在此题咏。诗人描绘了一幅神奇的景象,他说:“鬼力神功劈石开,水边因作钓鱼台。”这里的“鬼力神功”形象地描绘了一种超凡的力量,使得一座钓鱼台在湖边出现。钓鱼台是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人们可以在这里钓鱼垂钓、观赏湖景。然而,诗人接着说:“若为未有严光到,留得丝纶待我来。”这句话暗示着诗人的遗憾和期待,他希望自己能够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与严光一同来到这里,享受湖光山色和钓鱼的乐趣。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钓鱼台的奇特发源和诗人的情感表达,展示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的结合。诗人通过神奇的描述,将现实与超现实相融合,给人一种神秘而又诗意的感觉。钓鱼台作为诗人遥远而又向往的地方,象征着他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追求。诗人的情感表达充满了探索和向往的意味,给人以希望和憧憬。

这首诗词的赏析在于其独特的意象和情感表达。诗人通过鬼力神功和钓鱼台的描绘,创造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场景,使读者感受到一种超凡的力量和神秘的氛围。同时,诗人通过对未来的期待和留恋的表达,让读者产生了共鸣,引发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独特,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dong-ting-ti-yong-shi-yi-shouc08.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杂曲歌辞·少年乐
李贺
芳草落花如锦地,二十长游醉乡里。红缨不重白马骄,垂柳金丝香拂水。吴娥未笑花不开,绿鬓耸堕兰云起。陆郎倚醉牵罗袂,夺得宝钗金翡翠。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翻云覆雨
形容人反复无常或惯于耍手段。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