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登临漳城咏梅)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16 09:05:30诗人:李弥逊 |  朝代: 宋代 |  体裁: 婉约 |  10

断桥斜路,又是春来也。
仙掌挼云半开谢。
尽凝酥砌粉,不似真香,分明对、冰雪肌肤姑射。
天涯伤老大,万斛新愁,一笑端须问花借。
纵广平冷淡,铁石心肠,未拚得、花里风前月下。
为传语、游蜂缓经营,且留与山翁,醉吟清夜。

作者介绍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洞仙歌(登临漳城咏梅)》是宋代诗人李弥逊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断桥斜路,又是春来也。
仙掌挼云半开谢。
尽凝酥砌粉,不似真香,分明对、冰雪肌肤姑射。
天涯伤老大,万斛新愁,一笑端须问花借。
纵广平冷淡,铁石心肠,未拚得、花里风前月下。
为传语、游蜂缓经营,且留与山翁,醉吟清夜。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登临漳城欣赏梅花的情景。诗人以断桥斜路的景象来揭示春天的到来,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变幻无常。诗中的梅花被描绘为仙人在玩弄云雾,半开半谢。梅花的花瓣凝结成如同粉末般的妆饰,虽然没有真正的香味,但它们与天空中的明亮皓月相互辉映,宛如冰雪般洁白美丽。然而,诗人提到天涯边陲的老人伤心欲绝,心中充满新的忧愁,只有微笑着问梅花借来快乐。在这样的环境中,广阔平坦的土地显得冷漠无情,仿佛是铁石一般的心肠,无法领略到花前风景下的美好。诗人为了传达自己的心声,选择了与山中隐士共度时光,酣畅地吟咏于宁静的夜晚。

赏析:
这首诗通过以梅花为主题的描写,展现了对自然美和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运用了对比和隐喻的手法,将断桥斜路与春天的到来联系起来,抒发了对生命流转和变幻的感慨。梅花被赋予了仙人的形象,突出了其高洁、清雅和与世无争的品性。诗人以梅花的美丽和纯洁来对比人世间的冷漠和世俗,表达了对物质追求的冷淡态度。在诗的结尾,诗人选择了与隐士共度时光,寻求内心的宁静与慰藉。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将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相融合,给人以深思的启示。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dong-xian-ge-deng-lin-zhang-cheng-yong-mei.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颂证道歌·证道歌
释印肃
第一迦叶首传灯,百万人天耸耳听。金色头陀闻不会,拈花起处笑尖新。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福不重至,祸必重来
福不会接连而来,祸灾却会接踵而至。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