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寄韩弇(一作秋夜寄司空文明)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5 16:58:38诗人:李端 |  朝代: 唐代 |  19

独坐知霜下,开门见木衰。
壮应随日去,老岂与人期。
废井虫鸣早,阴阶菊发迟。
兴来空忆戴,不似剡溪时。

作者介绍

李端,字正已,赵郡人,大历五年进士。与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唱和,号大历十才子。尝客驸马郭暧第,赋诗冠其坐客。初授校书郎,后移疾江南,官杭州司马卒。集三卷,今编诗三卷。

作品评述

冬夜寄韩弇(一作秋夜寄司空文明)

独坐知霜下,开门见木衰。
壮应随日去,老岂与人期。
废井虫鸣早,阴阶菊发迟。
兴来空忆戴,不似剡溪时。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岁月更迭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寂寥地独坐,感受到了霜降的寒冷和树木的凋零。壮年应该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远去,而老年又如何能与人期待呢?废弃的井早早地发出虫鸣声,阴暗的台阶上的菊花却迟迟不开放。诗人激发起一种怀旧之情,回忆起同戴的往事,与在剡溪度过的时光不同。

中文译文:

独坐知霜下,开门见木衰。
独自坐着能感觉到霜降的寒冷,打开门户看到枯木凋零。
壮应随日去,老岂与人期。
年轻的力量应该随着时间流逝逐渐减退,老年又何必与人期待相遇呢?
废井虫鸣早,阴阶菊发迟。
荒废的井中虫子早早地鸣叫,阴暗的门台上的菊花却迟迟不开。
兴来空忆戴,不似剡溪时。
激发起的情绪只能空忆起戴的时光,与在剡溪度过的时光不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夜的凄凉景象,以及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通过独坐感受霜降的寒冷和木衰的凄凉,表现出对光阴流转不止的思考。诗人对壮年逝去和老年与人难期待的表达,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无情。废弃井中的虫鸣声和迟迟不开放的菊花形成鲜明的对比,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凋零。最后,诗人回忆起戴的往事,与在剡溪度过的时光形成对比,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清幽,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内心感受,表达出诗人对光阴流逝和友情的深深思考和思念之情。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dong-ye-ji-han-yan-yi-zuo-qiu-ye-ji-si-kong-w.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