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岁崇佳宴,华轩照渌波。
渚芳迎气早,山翠向晴多。
推往知时训,书祥辨政和。
从公惜日短,留赏夜如何。
作者介绍
皎然,名昼,姓谢氏,长城人,灵运十世孙也。居杼山,文章儁丽,颜真卿、韦应物竝重之,与之酬倡。贞元中,敕写其文集,入于祕阁。诗七卷。 皎然,福州人。嗣灵峰。住福州长生山,世称长生和尚。诗二首。(《全唐诗》卷八一五所收皎然为贞元间僧,此为另一人)
作品评述
《冬至日陪裴端公使君清水堂集》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皎然创作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冬至日清水堂的景物和氛围,表达了作者陪同裴端公使君的快乐心情,并宣传了清明、明智的政治理念。
诗中的“亚岁崇佳宴”指的是冬至日,人们各家各户纷纷举办宴会庆祝,文人雅士们也借此机会相聚。诗人与裴端公使君一同来到清水堂,这是一个庭园,可见其规模宏大,景致宜人。
“华轩照渌波”,诗人站在华轩上俯瞰着渌波,指的是清水堂前的水面。冬至日的阳光照射在波澜不惊的水面上,映照出美丽的光芒。
“渚芳迎气早,山翠向晴多”,表达了冬至日的气候特点。这一日清晨,湖中的小岛上迎来了芬芳的气息,山峦也在阳光下展现出郁郁葱葱的翠绿色。
“推往知时训,书祥辨政和”,表达了作者对时光的珍惜和对清明政治的追求。诗人推崇裴端公使君的政治智慧和明断,认为他是时代的楷模,并称赞他为政事的圣人。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政治清明的期望。
最后两句“从公惜日短,留赏夜如何”表达了作者不舍时光流逝的心情,希望能够继续欣赏美好的夜晚。整首诗以清新、明亮的笔触描绘了冬至日的景色和气氛,并通过对裴端公使君的赞美,寄托了作者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和追求。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dong-zhi-ri-pei-pei-duan-gong-shi-jun-qing-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