妒媒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6 11:28:33诗人:韩偓 |  朝代: 唐代 |  20

洞房深闭不曾开,横卧乌龙作妒媒。
好鸟岂劳兼比翼,异华何必更重台。
难留旋逐惊飙去,暂见如随急电来。
多为过防成后悔,偶因翻语得深猜。
已嫌刻蜡春宵短,最恨鸣珂晓鼓催。
应笑楚襄仙分薄,日中长是独裴回。

作者介绍

韩偓,字致光一作尧,京兆万年人。龙纪元年,擢进士第,佐河中幕府,召拜左拾遗,累迁谏议大夫,歷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以不附朱全忠,贬濮州司马,再贬荣懿尉,徙邓州司马。天祐二年,復原官,偓不赴召,南依王审知而卒。《翰林集》一卷,《香籢集》三卷,今合编四卷。 韩偓,字致光一作尧,京兆万年人。龙纪元年,擢进士第,佐河中幕府,召拜左拾遗,累迁谏议大夫,歷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以不附朱全忠,贬濮州司马,再贬荣懿尉,徙邓州司马。天祐二年,復原官,偓不赴召,南依王审知而卒。翰林集一卷,香籢集三卷,今合编四卷。

作品评述

《妒媒》是唐代韩偓创作的一首诗。该诗以洞房中的妒媒为题材,通过描绘妒媒的形象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诗中描写了洞房深闭不曾开的情景,以及横卧在龙床上的妒媒,形象生动。妒媒是指传统婚礼中负责主持公开场合洞房之夜的人。诗中,韩偓引用了乌龙鸟的比喻,表达了好鸟不会劳动两只翅膀比拟的意思。他提出,美好的事物不需要比较,而异样华丽的东西又何必重要。这种观点同时阐释了他对世俗婚姻观念的质疑。

诗的后半部分,韩偓表达了对过往的不安和恐惧。他说,因为过分提防而导致后悔的事情屡见不鲜,偶尔的一次反语就能引起深深的猜忌和质疑。他已经厌倦了短暂的春宵,最讨厌黎明时鸣钟催促。他嘲笑楚襄仙分文不厚,自己则日中长独自回家。

韩偓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了他对传统婚姻观念的批判和不满。他提出了人们应该更深入思考婚姻的本质,并质疑婚姻中的权利和责任的平衡。这首诗展示了韩偓对传统观念的颠覆,并表达了他的个人情感和思想。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du-mei4uh.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