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世事只如棋,千载是非人共知。
吾道废兴时否泰,人才进退国安危。
诗书未火秦犹在,党锢无钩汉亦衰。
覆辙相寻多不悟,抚编太息此何时。
作者介绍
于石(一二四七~?)(生平据本集卷一《邻叟招饮》“三十将远游,海波忽扬尘”推定),字介翁,号紫巖,晚号两谿,兰溪(今属浙江)人。宋亡,隠居不仕,一意于诗,生前刊有集七卷,卒后散失,由门人吴师道就藏本及所藏续抄者选爲《紫巖诗选》三卷。事见《吴礼部集》卷一七《于介翁诗选后题》,明万历《金华府志》卷一六、《宋季忠义录》卷一三有传。 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彝尊钞本(简称朱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光绪于国华留耕堂刻傅增湘校本(简称傅校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诗词的中文译文:
《读史七首》
莫言世事只如棋,
千载是非人共知。
吾道废兴时否泰,
人才进退国安危。
诗书未火秦犹在,
党锢无钩汉亦衰。
覆辙相寻多不悟,
抚编太息此何时。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对历史的思考,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抱怨和忧虑。诗人认为,世间的事情如同一局棋局,千年来的是非善恶众人皆知。然而,无论时兴与否,人们的命运和国家的安危却取决于人才的兴起和退隐。
诗人以诗书未能在秦朝就有火热学习的热潮,以及党锢之祸无法阻止汉朝的衰落为例,暗示历史的轮回和人们对历史的不悟。他在抚摸着史书时深叹,这些事情何时才能理解悟透呢。
赏析:
《读史七首》是一首凝练而深沉的历史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思考。诗人使用了寥寥数语,却抓住了历史的本质和人们对历史的思考。诗中的对历史中的人才与国家兴衰的关系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现实的反思和对社会命运的疑问。最后两句表达了人们对于历史和现实的无奈和感慨,使整首诗凸显出作者对历史的沉重和深情的抒发。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du-shi-qi-shoum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