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斋随分有琴书,此外萧然一物无。
地僻最饶间意味,日长还得睡工夫。
四时风月吾心友,千里云山古画图。
天赐彩衣如鹤发,箪瓢足矣更何须。
作者介绍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巖尉。歷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偶成》
小屋中只有琴书,
其他东西一无所有。
地处偏僻最能寄托心境,
白天长了就该睡觉。
四季的风景成为我的知己,
千里云山如古画图。
天赐我彩衣像鹤的羽毛一样,
简朴的生活已经足够,没有更多的需求。
诗词的诗意是描述了诗人生活的简朴和寂静。诗人孙应时在小屋中只有琴书,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尽管地处偏僻,但却能享受到寂静带来的内心宁静。白天漫长,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来充分休息。无论是四季的风月还是千里云山,都成为了诗人的知己,它们如同古画一样美丽而永恒。诗人觉得天赐给他彩衣就像鹤的羽毛一样,简简单单地生活已经足够,不需要更多的物质追求。
这首诗词赞美了简朴生活的美好和精神内涵。诗人通过描绘小屋中的琴书和寂静环境,表达了对于简单事物的珍视和对于寂静生活的喜爱。诗中也通过描写自然风景和古画一样美丽的云山,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于自然的亲近。同时,诗人也借用彩衣和鹤来比喻世俗的物质追求,以彰显清心寡欲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简朴生活的美妙和内涵,展现了诗人对于寂静和自然的追求。通过描绘小屋中的琴书、寂静环境以及赞美自然的景物,诗人传达了对于简单生活和自然美的赞美,并倡导清心寡欲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