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闻达士道,穷通顺冥数。
通乃朝廷来,穷即江湖去。
谢公才廓落,与世不相遇。
壮志郁不用,须有所泄处。
泄为山水诗,逸韵谐奇趣。
大必笼天海,细不遗草树。
岂惟玩景物,亦欲摅心素。
往往即事中,未能忘兴谕。
因知康乐作,不独在章句。
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作品评述
《读谢灵运诗》是唐代白居易所作,表达了他对谢灵运的崇敬和欣赏之情。诗意清晰,将谢灵运的才华与心境相结合,并赞美了他的作品。
这首诗词主要描写了读谢灵运的诗作给他带来的感受。诗人借用谢灵运的诗作来抒发自己积郁已久的壮志,赞美谢灵运的才华和性格,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山水诗的喜爱和对康乐作的追求。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我听说达士有自己的道路,贫困与富裕也是注定的。富裕可以进入朝廷,贫困就只能江湖漂泊。谢公才情出众,与世无缘。壮志难以得到发泄,需要有个出口。山水诗就是这个发泄之处,它有着奇特的韵致和趣味。无论是描摹广阔的天空和海洋,还是细腻入微的草木,都能被其流传。这不仅仅是玩赏景物,也是对内心的梳理。常常在事务之中,我都不能忘记这种兴致。因为我知道康乐之作,不仅仅表现在文章的章句之间。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谢灵运才华的赞美和对山水诗的喜爱。诗人通过读谢灵运的诗作,找到了表达自己内心情感和壮志的出口。诗中也抒发了诗人对康乐作的追求,认为康乐之作不仅仅在于文章的表现,更关乎内心的悠闲和欢快。整首诗字字千钧,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感受和思考,展现了他对山水诗和康乐作的理解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