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太白殁,六义已消歇。
大哉国风本,丧而王泽竭。
先生今复生,斯文信难缺。
下笔证兴亡,陈词备风骨。
高秋数奏琴,澄潭一轮月。
谁作采诗官,忍之不挥发。
作者介绍
孟郊,字东野,湖州武康人。少隐嵩山,性介,少谐合。韩愈一见为忘形交。年五十,得进士第,调溧阳尉。县有投金濑、平陵城,林薄蒙翳,下有积水。郊间往坐水旁,裴回赋诗,曹务多废,令白府以假尉代之,分其半奉。郑余庆为东都留守,署水陆转运判官。余庆镇兴元,奏为参谋,卒,张籍私谥曰贞曜先生。郊为诗有理致,最为愈所称。然思苦奇涩,李观亦论其诗曰“高处在古无上,平处下顾二谢”云。集十卷,今编诗十卷。
作品评述
《读张碧集》是孟郊所写的一首唐代诗词。该诗词描写了天宝年间,太白星殁去后,唐朝逐渐走向衰落之境,但通过读张碧的作品,体现了文艺复兴的气息。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天宝太白殁,六义已消歇。
大哉国风本,丧而王泽竭。
先生今复生,斯文信难缺。
下笔证兴亡,陈词备风骨。
高秋数奏琴,澄潭一轮月。
谁作采诗官,忍之不挥发。
诗意和赏析:
诗词通过描述天宝年间太白星殁去后,六义消失的情景,表达了大唐帝国逐渐失去兴盛与繁荣。然而,通过读张碧的作品,作者认为文学艺术有可能重现昔日的辉煌。
在诗中,孟郊称赞了张碧的文学才能和品格。他认为张碧有能力通过自己的作品来验证时代的兴衰,并通过豪言壮语来坚持自己的信念。他们的创作使人们意识到过去的辉煌和文化复兴的可能性。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惋惜。他想知道谁有能力成为采诗官,即采用这些具有复兴文化潜力的作品。他希望能找到这样一位官员,从而使这种文化的复兴能够真正实现。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唐帝国逐渐衰落的描写和对张碧的赞美,表达了对文化复兴的渴望和企盼。孟郊通过这首诗词呼吁人们珍惜文化遗产,并重视文学艺术的力量,推动国家的繁荣和兴盛。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du-zhang-bi-j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