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足秧分甽,风清麦弄岐。
圣心涵水镜,即是太平基。
作者介绍
洪咨夔(一一七六~一二三六),字舜俞,号平斋,于潜(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如皋簿。继中教官,调饶州教授。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后随崔至蜀,歷通判成都府,知龙州。理宗朝,召爲秘书郎,以言事忤史弥远,罢。弥远死,以礼部员外郎召,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端平三年卒,年六十一,謚文忠。有《平斋文集》三十二卷。《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六有传。 洪咨夔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刻《平斋文集》爲底本。原集卷一六所收致语口号、帖子词等及从《诗渊》等书辑得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端平二年端午帖子词·皇帝阁》是宋代洪咨夔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雨足秧分甽,风清麦弄岐。
圣心涵水镜,即是太平基。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对和平的向往,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祈望和对统治者的赞美。
赏析:
这首诗词以端午节为背景,描绘了雨水充沛的季节里,稻田中的秧苗茂盛,麦田中的麦穗摇曳。雨水丰沛、风清爽的自然景象使人感受到丰收的喜悦和宜人的气氛。
接着,诗人以一种隐喻的方式表达对统治者的赞美。他说圣心(指皇帝)如同涵水镜,即使将水倒入镜中,镜面仍然保持清澈无瑕。这里的涵水镜可以理解为皇帝的心灵,而水则代表世事纷扰和磨难。诗人认为,皇帝的心境如镜,能包容和抵御外界的纷扰,使得社会能够保持太平安宁的基础。
整首诗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统治者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和对皇帝的赞扬。它展现了作者对社会和政治稳定的渴望,同时也抒发了对和平与繁荣的美好愿景。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duan-ping-er-nian-duan-wu-tie-zi-ci8s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