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观韶光集,禖坛好语传。
思齐田庆百,假乐子宜千。
作者介绍
洪咨夔(一一七六~一二三六),字舜俞,号平斋,于潜(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如皋簿。继中教官,调饶州教授。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后随崔至蜀,歷通判成都府,知龙州。理宗朝,召爲秘书郎,以言事忤史弥远,罢。弥远死,以礼部员外郎召,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端平三年卒,年六十一,謚文忠。有《平斋文集》三十二卷。《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六有传。 洪咨夔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刻《平斋文集》爲底本。原集卷一六所收致语口号、帖子词等及从《诗渊》等书辑得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端平三年春帖子词·皇后阁》是宋代洪咨夔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端平三年春,皇后阁。
朝观韶光集,禖坛美言传。
思齐田庆百,假乐子宜千。
诗意:
这首诗词以端平三年的春天为背景,描述了皇后阁的美景和祥和的氛围。经历了朝朝的忙碌,人们在这里欣赏着美好的时光,将禖坛上的美言传递给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思念着齐天大圣田庆的百姿百态,也期望能获得乐子的千般宜悦。
赏析:
这首诗词以婉约的笔触描绘了皇后阁的景色和氛围,展现了作者对美好时光和愉悦心情的追求。
首句“端平三年春,皇后阁”,通过时间和地点的交代,为整首诗词定下了背景,让读者能够立刻进入诗歌所描绘的场景。接着,“朝观韶光集,禖坛美言传”,表达了人们在这里观赏着美好的时光,互相传递着美好的言语,展示了皇后阁作为一个人们聚集的地方的热闹景象。
最后两句,“思齐田庆百,假乐子宜千”,则通过对齐天大圣田庆和乐子的追思,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期待。齐天大圣田庆被视为具有高尚品质和完美形象的代表,而乐子则象征着各种愉悦和欢乐。作者希望人们能够在皇后阁中体验到百般美好和千般愉悦。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美好时光和愉悦心情的追求,通过独特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了一种宁静和欢乐的氛围。这首诗词以其婉约的风格和美丽的意境,展现了宋代文学的特点,同时也展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