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月了残经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3:45:05诗人:释师范 |  朝代: 宋代 |  18

入海算沙徒自疲,风前月下几攒眉。
即今休去便休去,欲觅了时无了时。

作者介绍

释师范(一一七七~一二四九)(生年据《语录》卷二),号无准,赐号佛鑑,俗姓雍,梓潼(今属四川)人。九岁出家,光宗绍熙五年(一一九四)受具戒。六年,至成都,遇瞎堂高弟尧首座,请益坐堂之法。同年秋出峡,至荆南见玉泉俨。七年,见保宁无用全、金山退庵奇。又至四明,依育王秀巖瑞。后至钱塘,见松源岳于灵隠,往来南山,屡入肯堂充室,栖迟此山六年。继至吴门谒万寿无证修,又往西华秀峰依破庵先,往华藏依遯庵演。三年復还灵隠。时破庵居第一座,侍破庵开山广惠,三年散席,同登径山。又三年,偕破庵过天童扫密庵塔,留天童依息庵观,又返径山。破庵死,访旧友云窠巖于穹窿,并随之迁瑞光,皆爲首座。宁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入住庆元府清凉寺开法。居三年,移住镇江焦山普济寺。又迁庆元府雪窦山资圣寺、阿育王山广利寺。理宗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诏住临安府兴圣万寿寺。淳祐九年卒。爲南岳下十九世,破庵祖先禅师法嗣。有《无准师范禅师语录》六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粲无文撰《径山无准禅师行状》、《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二《径山佛鑑禅师墓志铭》。 释师范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语录》中单编的颂古、偈颂、贊等编爲三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对月了残经》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释师范。诗人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入海寻找沙子的场景,表达了人们在追求目标时常常感到劳累和迷茫的心境。

诗词的中文译文:
入海算沙徒自疲,
风前月下几攒眉。
即今休去便休去,
欲觅了时无了时。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一个寻找沙子的景象为背景,隐喻着人们在世间追求功名、财富和欲望时的徒劳和困惑。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追求的疲惫和无奈。

首句“入海算沙徒自疲”中的“入海算沙”意味着投入极大的努力和付出,但最终只是为了收集一些琐碎的沙子,这样的努力是徒然的。这种努力的徒然也让人感到疲惫不堪。

第二句“风前月下几攒眉”通过描绘风吹拂和月光的映照下,人们沉思时眉头紧锁的场景,表达了人们在追求中的困惑和迷茫。

接下来的两句“即今休去便休去,欲觅了时无了时”则传达了一种无奈和放弃的心情。诗人表达了对虚空的追求的拒绝,认为追求的目标是无法触及和实现的。

整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类追求的探讨,表达了一种追求的辛劳和迷茫,以及对虚幻目标的拒绝和对现实的领悟。这种思考和感悟使得这首诗在宋代文学中具有独特的意义。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dui-yue-liao-can-jing.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