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嵋山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4 14:16:59诗人:郑谷 |  朝代: 唐代 |  28

万仞白云端,经春雪未残。
夏消江峡满,晴照蜀楼寒。
造境知僧熟,归林认鹤难。
会须朝阙去,只有画图看。

作者介绍

郑谷,字守愚,袁州人。光啓三年擢第,官右拾遗,歷都官郎中。幼即能诗,名盛唐末。有《云臺编》三卷,《宜阳集》三卷,外集三卷,今编诗四卷。

作品评述

《峨嵋山》是唐代郑谷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峨嵋山的壮丽景色。

原文:“万仞白云端,经春雪未残。夏消江峡满,晴照蜀楼寒。造境知僧熟,归林认鹤难。会须朝阙去,只有画图看。”

中文译文:“数万丈白云高悬,经历了春雪尚未融化。夏天江水消融,江峡满溢,晴天下蜀楼寒冷。构筑了这片景境,知道的只有居住在山上的僧人。回归自然之林,很难再见到翩翩起舞的仙鹤。有机会必须登上朝阙,只能通过画图来欣赏。”

诗意是描述了峨嵋山的高山气势和美丽景色。诗中描绘了峨嵋山雪未融尽,江水满溢的景象,山顶白云环绕,晴天时光照耀下的蜀楼显得格外寒冷。另外,诗人还表达了对峨嵋山僧人和仙鹤的寻觅与留恋之情。最后,诗人提到想要欣赏到更广阔的美景,必须要登上朝阙,否则只能通过画图来欣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山川景色和人文元素,展现了峨嵋山的壮丽和美丽。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这座山的向往和留恋之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诗人以简洁明了的词语描绘了峨嵋山的壮丽景色和与之相伴的历史文化,给人一种亲临其境之感,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和美好的愿望。整首诗简洁明快,用词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富有感情色彩,展示了诗人对峨嵋山的深深喜爱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e-mei-shan2zu.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