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藤出山,来正人纪。
见艺祖太宗,曰天下定矣。
如月在天,去来无疵。
巍巍颀颀,为帝王师。
圣哲肺腑,天人眉目。
三峰遶宅,岁晚松菊。
作者介绍
黄庭坚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书》所收《山谷诗注》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刊《山谷诗注》(简称宋本;残存三卷,藏北京图书馆),元刻《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元本;残存内集十六卷,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宋干道本《豫章黄先生文集》(简称文集)及元刊《山谷外集诗注》(简称影元本),明嘉靖间蒋芝刊《黄诗内篇》十四卷(简称蒋刻本)、明版《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明大全本;此书与蒋刻本并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山谷集》(简称山谷集)、清光绪间陈三立覆宋刻本(简称陈刻本)。并参校干隆间翁方纲校树经堂本(简称翁校本,其中翁氏校语称翁校)。《内集》《外集》的编年说明,集中移置每卷卷首;《别集》等的繫年,底本多疏漏,据《四库全书·山谷集》所附黄{巩/言}《山谷年谱》拾补,分别繫于诗题下。底本中涉及山谷跋语、手蹟、石刻及版本文字异同的注释文字,酌予保留。《山谷集》中多出底本的骚体诗及偈、贊、颂(其中多爲六言或七言诗)等,参校明弘治叶天爵刻、嘉靖乔迁重修本(简称明本),编爲第四十五至四十八卷。另从他书中辑得的集外诗和断句,编爲第四十九卷。
作品评述
《峨眉真人陈图南真赞》是宋代黄庭坚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藤出山,来正人纪。
见艺祖太宗,曰天下定矣。
如月在天,去来无疵。
巍巍颀颀,为帝王师。
圣哲肺腑,天人眉目。
三峰遶宅,岁晚松菊。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峨眉山真人陈图南的赞美和敬仰之情。诗中描述了陈图南以峨眉山为根基,出山迎接正人纪(指皇帝)的景象。他见到了祖师太宗(也指皇帝),表示天下已经安定。陈图南的境界如同天上的明月,无论离去还是归来都没有一丝瑕疵。他高大威严,成为帝王的良师益友。他拥有圣人和智者的胸怀,眼神明亮,能够洞悉天人之间的关系。峨眉山环绕着他的住所,每年晚秋时节,松树和菊花都迎来了丰收。
赏析:
黄庭坚以短小精悍的文字,将对陈图南及其所代表的真人境界的敬仰表达得淋漓尽致。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陈图南的风采和境界,通过对峨眉山的描绘,突出了他的崇高地位和对帝王的辅佐作用。诗中运用了一系列的形容词和修辞手法,如"巍巍颀颀"、"圣哲肺腑"、"天人眉目"等,使得诗词充满了庄严肃穆之感。最后,描绘了峨眉山周围的松树和菊花,以景物的描写来衬托陈图南的伟大,展示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
整首诗以简练、精炼的语言传达出对陈图南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展示了黄庭坚对帝王和士人之间的关系的思考。这首诗在表达对陈图南的景仰之余,也蕴含了对理想境界和人文精神的讴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