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七日同子友过宇文氏庄观海棠二绝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16 20:26:57诗人:李流谦 |  朝代: 宋代 |  14

渐老花羞人不羞,枉因风雨结春愁。
意行忽欲江东去,锦帐三分半未收。

作者介绍

李流谦(一一二三~一一七六),字无变,号澹斋,德阳(今属四川)人。良臣子。高宗绍兴中以父荫补将仕郎,授成都灵泉尉,秩满,调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蜀,招置幕下。寻以荐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出通判潼州府。孝宗淳熙三年卒,年五十四。遗着由子廉榘编次爲《澹斋集》八十九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八卷(其中诗八卷)。事见本集附录其兄益谦所撰《行状》及子廉榘《跋澹斋集后》。 李流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澹斋集》爲底本。另从《永乐大典》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二月十七日同子友过宇文氏庄观海棠二绝》是宋代李流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渐老花羞人不羞,
枉因风雨结春愁。
意行忽欲江东去,
锦帐三分半未收。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渐渐老去的人,他由于风雨连连而感到愁苦。他突然产生了想要去江东的意愿,但却只收拾了三分之一的行装,剩下的半边锦帐还未收拾起来。

赏析:
这首诗以渐老的人为主题,通过描绘他在花前感到羞涩却又无人共享,以及因为风雨的连绵而产生的愁苦,表达了时光不可逆转、人生渐行渐远的情感。诗中的意行忽欲江东去,象征着老去的人心中产生了离开的念头,希望寻找新的出路和归宿。然而,诗人却描绘出他只收拾了三分之一的行装,剩下的半边锦帐还未收拾起来,这种未完成的情境更加强化了岁月不饶人、人生无常的主题。

整首诗运用了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意象的叠加和对比,展现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深刻思考。诗词中的海棠花,作为早春的代表花卉,象征着美好和希望,与诗中老去的主人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岁月更迭、年华不再的主题。

这首诗以简短的文字,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引发读者对光阴易逝、生命的意义以及对未来的思考。李流谦通过对人生的触动和思索,以及对离别和时光流逝的感叹,唤起了读者内心对生命、时光和存在的思考和共鸣。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er-yue-shi-qi-ri-tong-zi-you-guo-yu-wen-shi-zwlz.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虞美人
向子諲
兼示开元栖隐二老银山堆里庐山对。舟子愁如醉。笑看五老了无忧。大觉胸中云梦、气横秋。若人到得归元处。空一齐销去。直须闻见泯然收。始知大江东注、不会流。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街谈巷议
大街小巷里人们的议论。指民间的舆论。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