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四日雪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1:38:06诗人:梅尧臣 |  朝代: 宋代 |  14

前日春风初摆条,昨夜雪飞深一尺。
北帝及腊不行令,东皇发煦遭尔厄。
侵时夺气四时错,欲问上天何不责。
天高地厚语难通,俛首下土徒叩额。
或言莫信难可闻,鹤鸣至微犹不隔。
休问天,问颜跖。
休看花,看垄麦。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作品评述

《二月四日雪》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二月四日的大雪景象,并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命运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前日春风初摆条,
昨夜雪飞深一尺。
北帝及腊不行令,
东皇发煦遭尔厄。
侵时夺气四时错,
欲问上天何不责。
天高地厚语难通,
俛首下土徒叩额。
或言莫信难可闻,
鹤鸣至微犹不隔。
休问天,问颜跖。
休看花,看垄麦。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春风初吹、大雪纷飞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变幻莫测的敬畏之情。诗中提到北帝和腊,指的是冬天的寒冷和严寒,而东皇则代表春天的温暖和希望。作者观察到春风和大雪的交替,感叹时间的流转和四季更迭,同时也对自然界的规律和人生的命运产生了思考。

诗中的"侵时夺气四时错"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不可逆转和人生的无常感到困惑。他想询问上天为何不对这种错乱负责。然而,作者认识到天高地厚,人与天之间的沟通并不容易,只能俯首下土,默默地反思自己的命运。

诗的最后两句"或言莫信难可闻,鹤鸣至微犹不隔"表达了作者对于真理的追求和对于声音的微弱但不可忽视的重要性的思考。他呼吁人们不要轻易相信传闻,而要像鹤鸣一样微弱但坚定地发出自己的声音。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和人生命运的感慨,同时也呼唤人们要勇敢追求真理,发出自己的声音。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er-yue-si-ri-xue.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