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交州日留题解炼师房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12 22:46:10诗人:裴夷直 |  朝代: 唐代 |  10

久喜房廊接,今成道路赊。
明朝回首处,此地是天涯。

作者介绍

裴夷直,唐诗人。字礼卿。吴(今苏州)人,郡望河东(今山西永济)。宪宗元和十年(815)登进士第,任右拾遗。

裴夷直的生平

  大和八年(834),王质出任宣歙观察使,召夷直与刘蕡、赵晰等从事,皆一代名流。文宗时,入朝为左司、吏部两员外郎,迁中书舍人。武宗立,出为杭州刺史,又贬为驩州司户参军。宣宗时,历任江、华二州刺史,后又复入为兵部郎中。大中十年(856)授苏州刺史,次年转华州刺史、潼关防御、镇国军等使,官终散骑常侍。夷直有诗名,其诗多为绝句,内容以感怀酬赠之作为多。《全唐诗》录存其《献岁书情》、《同乐天中秋夜洛河玩月》、《观淬龙泉剑》等诗五十七首,编为一卷。《全唐诗外编》补诗一首,《全唐文》录存其文一篇。

作品评述

《发交州日留题解炼师房》是唐代裴夷直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久喜房廊接,今成道路赊。
明朝回首处,此地是天涯。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裴夷直在交州的日子。他久居于这个地方,对于这里的房廊和道路非常熟悉。然而,现在这些道路却变得陌生了。在明天早上回头看时,这个地方就成了天涯的边缘。

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裴夷直在交州的离别之情。诗人通过描写房廊和道路的变化,表达了他离开这个地方的感慨和无奈之情。诗中的“久喜房廊接”表明他长期以来对这里的房廊感到喜爱和亲近。“今成道路赊”则表明在离别之后,这些道路变得陌生而不熟悉了。最后两句“明朝回首处,此地是天涯”传达了诗人离开后的感觉,他发现这个曾经熟悉的地方如今已成为他的天涯边缘,无法再回到过去的亲切感。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文字简练,通过对房廊和道路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离别的痛惜和对过去的怀念之情。这首诗词给人以深深的离愁之感,展示了人在离别中对熟悉环境的留恋和无奈之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fa-jiao-zhou-ri-liu-ti-jie-lian-shi-fang.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