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沈舍人不遇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8 22:06:41诗人:赵嘏 |  朝代: 唐代 |  22

溪翁强访紫微郎,晓鼓声中满鬓霜。
知在禁闱人不见,好风飘下九天香。

作者介绍

赵嘏,字承祐,山阳人。会昌二年,登进士弟。大中间,仕至渭南尉卒,嘏为诗赡美,多兴味,杜牧尝爱其“长笛一声人倚楼”之句,吟叹不已,人因目为赵倚楼。有《渭南集》三卷,编年诗二卷,今合编为二卷。 赵嘏字承祐,山阳人。武宗会昌中登郑言榜进士第。补诗一首。

作品评述

诗词:《访沈舍人不遇》
作者:赵嘏(唐代)

溪翁强访紫微郎,
晓鼓声中满鬓霜。
知在禁闱人不见,
好风飘下九天香。

中文译文:
溪翁勉强拜访紫微郎,
黎明的鼓声里满是白发霜。
我知道他就在禁闱之中,
但人不见,只有好风吹下九天的香气。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赵嘏拜访紫微郎时的情景。紫微郎是指皇帝,禁闱表示皇宫,作者希望能够拜访皇帝进一步了解政务和得到皇帝的青睐。然而,作者却发现紫微郎并不见人,并且他只能感受到从禁闱飘出的香气。这首诗词借景抒发了作者对政治局势和宫廷权力的陌生感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溪翁拜访紫微郎的场景,极为巧妙地揭示了作者对权力游离在自己身外的无奈和迷茫。诗中的“溪翁”代表普通百姓,而“紫微郎”则代表皇帝,两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距离和隔阂。作者用“满鬓霜”形容“晓鼓声中”的溪翁,表达了他年老的悲凉之情。同时,通过“禁闱”的隐喻,诗人表达了自己无法接近皇帝的困境。最后,以“好风飘下九天香”来寄寓,意味着作者对皇帝的良好祝愿,虽然不能亲自接触,但却能感受到那种崇高的气息。整首诗词深情而含蓄,意境优美,展示了诗人对现实的思辨和对理想的渴望。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fang-shen-she-ren-bu-yuds2.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