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隐居孙明复山斋二首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2:30:49诗人:孔道辅 |  朝代: 宋代 |  15

日观峰前访隐沦,岂同沮溺异人群。
轲能养浩雄能默,今复渊源见此君。

作者介绍

孔道辅(九八六~一○三九),字原鲁,初名延鲁,曲阜(今属山东)人,孔子四十五代孙。举进士第,爲宁州军事推官,迁知仙源县。召直史馆、判三司理欠凭由司,歷判吏部流内铨,纠察在京刑狱。出知郓州、青州,还判流内铨。復出知徐、许二州,徙应天府。仁宗明道二年(一○三三)召爲右谏议大夫。出知泰州,徙徐州、兖州,在兖三年,復入爲御史中丞。宝元二年(一○三九),出知郓州,至韦城卒,年五十四(《临川先生集》卷九一《给事中赠尚书工部侍郎孔公墓志铭》)。《宋史》卷二九七有传。今录诗四首。

作品评述

《访隐居孙明复山斋二首》:日观峰前访隐沦,岂同沮溺异人群。轲能养浩雄能默,今复渊源见此君。

中文译文:
在旭日升起前来访问隐士沦,
岂同普通人那沮溺的群众。
孔子能够培养杨震能够沉默,
现在我又见到你这个渊源之人。

诗意和赏析:
这是孔道辅写给隐士孙明复的两首诗篇,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赞美和对孙明复的敬佩之情。首先,作者将隐士与普通人区分开来,称他们为“沮溺的群众”,并将隐士孙明复与伟大的孔子相提并论。这是对隐士高尚品德和修养的肯定,将其置于与圣人相媲美的地位,显示出作者对隐士生活方式的推崇。

其次,作者以峰前的旭日升起作为背景,表达了对孙明复的敬仰和对他的礼佛之心。孔子被称为“轲”,孟子在《公孙丑上》中对孔子说:“孔子乃颜渊季路之徒,轲与笃,悔过若诏。”这里的“轲”指的是颜渊,孔子的学生。作者将孔子与颜渊并列,将孔子与孙明复进行对比,说明他们都是与伟人有关的人物,渊源非浅。

总的来说,这首诗歌赞美了隐士孙明复的高尚品德和修养,将他置于与圣人相媲美的地位,表达了作者对隐士生活方式的推崇和对孙明复的敬佩之情。通过山水景色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高尚境界的向往和对隐士生活的赞美。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fang-yin-ju-sun-ming-fu-shan-zhai-er-shouaf6.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