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开自真宰,四达见苍涯。
苔染浑成绮,云漫便当纱。
棂中空吐月,扉际不扃霞。
未会通何处,应怜玉女家。
作者介绍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襄阳人。性傲诞,隐居鹿门,自号间气布衣。咸通八年,登进士第。崔璞守苏,辟军事判官。入朝,授太常博士。黄巢陷长安,僞署学士,使为谶文,疑其讥己,遂及祸。集二十八卷,今编诗九卷。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襄阳人,性傲诞,隐居鹿门,自号间气布衣,咸通八年,登进士第,崔璞守苏,辟军事判官,入朝,授太常博士,黄巢陷长安,僞署学士,使为谶文,疑其讥己,遂及祸。集二十八卷,今编诗九卷。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襄阳人。补诗一首。
作品评述
石窗
(《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石窗》)
窗开自真宰,四达见苍涯。
苔染浑成绮,云漫便当纱。
棂中空吐月,扉际不扃霞。
未会通何处,应怜玉女家。
译文:
石窗自然开启,四面可见苍茫山水。
苔藓染满了如锦绣般多彩,云雾弥漫犹如薄纱。
窗棂中透出空悬的月光,门扉旁不用拴住霞光。
尚不会通透的地方在何处,当应该怜惜住在这里的美丽女子。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写了一个石窗的景象,窗户展望四面的山色,给人们带来无尽的遐思。窗外的山水变幻多样,有如充满绚烂色彩的苔藓,宛如飘逸的云雾。窗棂透出明亮的月光,门扉旁不用束缚住美丽的霞光。作者想要指出的是,窗外的美景无处不在,未曾领略的壮丽景色在何方,这是一个未知的谜。然而,住在这里的女子依然是温柔美丽的,应该得到我们的怜惜和珍惜。
整首诗以石窗为象征,通过描绘周围的景色和寄托情感,表达了作者对美丽和幸福的向往,同时也引发了对未知和不同的渴望。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发情感,将自然景色与人的内心世界相结合,赋予诗歌更加深厚的意境和温情。在简洁的语言中,传递了一种对美的追求和对未知的向往,给读者留下了一种深刻的印象。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feng-he-lu-wang-si-ming-shan-jiu-tie5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