瘿木樽前地胏图,为君偏辍俗功夫。
灵真散尽光来此,莫恋安妃在后无。
作者介绍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襄阳人。性傲诞,隐居鹿门,自号间气布衣。咸通八年,登进士第。崔璞守苏,辟军事判官。入朝,授太常博士。黄巢陷长安,僞署学士,使为谶文,疑其讥己,遂及祸。集二十八卷,今编诗九卷。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襄阳人,性傲诞,隐居鹿门,自号间气布衣,咸通八年,登进士第,崔璞守苏,辟军事判官,入朝,授太常博士,黄巢陷长安,僞署学士,使为谶文,疑其讥己,遂及祸。集二十八卷,今编诗九卷。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襄阳人。补诗一首。
作品评述
翻译:
《奉和鲁望招润卿博士辞以道侣将至之作》
瘿木樽前地胏图,
为君偏辍俗功夫。
灵真散尽光来此,
莫恋安妃在后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皮日休写给鲁望招润卿博士的诗,表示愿意与他一起修行的意愿。
第一句“瘿木樽前地胏图”,描述了两个人在瘤木下的场景,暗喻着修行的地方。瘤木象征着修行者摒弃尘世的浮躁,专心追求内心的宁静。
第二句“为君偏辍俗功夫”,表示为了与望招润卿一起修行,诗人愿意放下尘世的功名,抛弃俗世的事物,专心修炼。
第三句“灵真散尽光来此”,表达了诗人认为修炼的真谛在这里得以体现,意味着只有在修行的道路上才能找到内心的真灵。
最后一句“莫恋安妃在后无”,暗指不要留恋尘世的安逸与享受,因为那种安逸是虚幻的,没有真实的意义。诗人希望望招润卿能够抛弃尘世的欲望,一同追求修行的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修行的向往和对与贤者一起修行的愿望。他希望通过修行,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真正的意义,摆脱尘世的束缚。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宣泄和对道路的追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feng-he-lu-wang-zhao-run-qing-bo-shi-ci-yi-d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