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送十道采访使及朝集使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2 22:41:08诗人:张九龄 |  朝代: 唐代 |  23

三年一上计,万国趋河洛。
课最力已陈,赏延恩复博。
垂衣深共理,改瑟其咸若。
首路回竹符,分镳扬木铎。
戒程有攸往,诏饯无淹泊。
昭晰动天文,殷勤在人瘼。
持久望兹念,克终期所托。
行矣当自强,春耕庶秋获。

作者介绍

张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人。七岁知属文,擢进士,始调校书郎,以道侔伊吕科为左拾遗,进中书舍人,出为冀州刺史。以母不肻去乡里,表换洪州都督,徙桂州兼岭南按察选补使,以张说荐,为集贤院学士,俄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迁中书令。为李林甫所忮,改尚书右丞相。罢政事,贬荆州长史,请归还展墓。卒,谥文献。九龄风度醖藉,在相位,有謇谔匪躬之诚,以直道黜,不戚戚婴望,惟文史自娱。尝识安禄山必反,请诛,不许。后明皇在蜀思其言,遣使致祭,卹其家。集二十卷,今编诗三卷。

作品评述

诗词的中文译文:

《奉和圣制送十道采访使及朝集使》

三年一上计,
万国趋河洛。
课最力已陈,
赏延恩复博。
垂衣深共理,
改瑟其咸若。
首路回竹符,
分镳扬木铎。
戒程有攸往,
诏饯无淹泊。
昭晰动天文,
殷勤在人瘼。
持久望兹念,
克终期所托。
行矣当自强,
春耕庶秋获。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张九龄所写,是根据皇帝的命令,送别去各地采访的使者和来朝的使者。诗中表现了大唐盛世的繁荣景象和政府的英明决策。

诗开篇写到三年一次的上谒计划,让各国使者都来到洛阳,展示了大唐的威严和强盛。接着,表达了皇帝对于努力进取的赞赏,并且赏赐的优惠更加丰厚。接下来的几句诗表达了张九龄对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和赞同,以及改革的决心。

然后,诗中描写了离别时的场景,使者握着竹符回去,人们分别时用木铎作为告别礼物。这种场景体现了大唐朝廷严格的管理和规范礼仪。

最后几句诗由昭晰动天文、殷勤在人瘼开始,这表明了诗人对于国家兴盛和人民繁荣的殷切希望。诗的结尾表达了对于国家长治久安和期望丰收的祝愿,寄托了对于国家未来的期望和托付。

这首诗通过描绘送别使者和表达对于国家的支持、期望和祝福,展示了大唐盛世的繁荣和政府的智慧执政。同时,诗中运用了具象的描写手法,使得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种庄严而又温馨的氛围。整首诗篇章清楚,押韵工整,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的忠诚和对于国家兴盛的希冀。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feng-he-sheng-zhi-song-shi-dao-cai-fang-shi-j.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