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途次陕州作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3 01:51:11诗人:张九龄 |  朝代: 唐代 |  19

驰道当河陕,陈诗问国风。
川原三晋别,襟带两京同。
后殿函关尽,前旌阙塞通。
行看洛阳陌,光景丽天中。

作者介绍

张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人。七岁知属文,擢进士,始调校书郎,以道侔伊吕科为左拾遗,进中书舍人,出为冀州刺史。以母不肻去乡里,表换洪州都督,徙桂州兼岭南按察选补使,以张说荐,为集贤院学士,俄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迁中书令。为李林甫所忮,改尚书右丞相。罢政事,贬荆州长史,请归还展墓。卒,谥文献。九龄风度醖藉,在相位,有謇谔匪躬之诚,以直道黜,不戚戚婴望,惟文史自娱。尝识安禄山必反,请诛,不许。后明皇在蜀思其言,遣使致祭,卹其家。集二十卷,今编诗三卷。

作品评述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奉和皇帝的圣制,途经陕州时作。
疾驰在道路上经过黄河,陈述诗词询问国家风尚。
长安、洛阳两地象征着中原与关东,与我心意相同。
回首后殿皇家宫阙渐渐消失,前方旌旗阵列紧密。
行走在洛阳城际的大道上,美景令人心驰神往。

这首诗词通过称颂陕州的环境和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全国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它以诗意雅致的语言,展现了唐朝时期大唐盛世的景象,展示了作者对国家兴旺发达的向往和期望。通过描绘河陕之地的风光和城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文化与繁荣的欣赏和想象。同时,诗中还融入了作者对政治的思考和关注,透露出他对君主治理的期待。

这首诗的赏析在于其辞章华美、意境深远。作者通过运用对中国古代主要城市的地理特征的描绘,巧妙地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憧憬之情。他以风景描写为线索,通过对历史遗迹和宫殿的描绘,引发读者对于大唐盛世的美好想象。此外,诗中表现出作者对于政治格局的关注。可见,若要理解这首诗词的深层含义,还需要结合唐朝时期的社会背景以及作者的个人经历来解读。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feng-he-sheng-zhi-tu-ci-shan-zhou-zuo.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送别
李百药
眷言一杯酒,凄怆起离忧。夜花飘露气,暗水急还流。雁行遥上月,虫声迥映秋。明日河梁上,谁与论仙舟。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凤泊鸾漂
飘、泊随流飘荡。原形容书法笔势潇洒飘逸,后比喻夫妻离散或文人失意。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