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幸韦嗣立山庄应制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6:58:16诗人:赵彦昭 |  朝代: 唐代 |  20

廊庙心存岩壑中,銮舆瞩在灞城东。
逍遥自在蒙庄子,汉主徒言河上公。

作者介绍

[唐](公元?年至七一四年后不久)字奂然,甘州张掖人。生年不详,约卒于唐玄宗开元二年后不久。少豪迈,风骨秀爽。及进士第,调南部尉。历左台监察御史。中宗时,累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睿宗立,出为宋州刺史。后入为吏部侍郎,迁刑部尚书,封耿国公。寻贬江州别驾,卒。彦昭所作诗,《全唐诗录》存一卷,传于世。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奉和圣制,应制韦嗣立山庄》
诗意:本诗是一首应和作品,赞扬了韦嗣立的山庄,并通过描述廊庙、銮舆、庄子和汉主等元素,展现了山庄的荣耀和美丽。

赏析:这首诗以廊庙、銮舆、庄子和汉主等象征性的元素来描绘韦嗣立的山庄。首先,廊庙代表着山庄所在地的建筑物,形象地传达了山庄的庄严气息。其次,銮舆代表着皇帝的乘车,瞩目着东方的灞城,暗示着山庄的地位非常高尚,备受皇帝的关注。接着,诗人以逍遥自在的庄子来形容韦嗣立,表达了他的豁达精神和高尚品格。最后,提及汉主徒言河上公,表明韦嗣立在汉主(可以理解为当时的皇帝)眼中是如此令人喜爱和备受赞赏。

整首诗通过对韦嗣立山庄的描绘,显示出了山庄的宏伟和美丽,展现了韦嗣立的卓越才干和受到皇帝的重视。同时,诗中还暗示了山庄的地位非常高尚,无论是从廊庙和銮舆的象征意义,还是汉主赞美韦嗣立的态度,都可见山庄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总之,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描绘山庄的景象和借用象征性的元素,展示了韦嗣立山庄的荣誉和美丽,同时表达了对韦嗣立的赞美和敬佩之情。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feng-he-sheng-zhi-xing-wei-si-li-shan-zhuang.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