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门临古堞。
徼道度深隍。
月冷疑秋夜。
山寒落夏霜。
遥空澄暮色。
清景散余光。
笳声喧陇水。
鼓曲噪渔阳。
沉郁兴神思。
眺听发天章。
嵩岱终难学。
丘陵徒自强。
作者介绍
作品评述
《奉和月夜听军乐应诏诗》是南北朝时期薛道衡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旌门临古堞。
徼道度深隍。
月冷疑秋夜。
山寒落夏霜。
遥空澄暮色。
清景散余光。
笳声喧陇水。
鼓曲噪渔阳。
沉郁兴神思。
眺听发天章。
嵩岱终难学。
丘陵徒自强。
诗意:
这首诗词以南北朝时期的壮丽景色为背景,通过描述夜晚听军乐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壮丽自然景色和军事荣耀的赞美之情。诗中展示了大自然的冷峻和壮丽,以及军队的英勇和豪情,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内心的追求和思考。
赏析:
诗词以旌门临古堞、徼道度深隍作为开篇,描绘了高耸的城墙和险峻的道路,为后续的景色描写做了铺垫。接着,诗人通过描绘冷凉的月亮和寒冷的山脉,营造出秋夜的寒冷氛围。遥远的天空澄明,景色清晰,但逐渐散去的余光预示着夜晚的临近。
接下来,诗人通过描述笳声喧闹、鼓曲嘈杂的军乐,描绘了军队的繁忙和战斗的氛围。这一描写将读者的注意力从静谧的自然景色转移到了战争与军队的存在,突出了军事的壮丽和嘹亮的战斗乐曲。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沉郁和追求,他眺望远方,倾听着军乐的发出,感受到其中蕴含的荣耀与壮丽。嵩岱(指嵩山和泰山)是中国的两座名山,象征着高峻和崇高,而丘陵则代表着平凡。诗人以嵩岱终难学、丘陵徒自强来表达他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和对自身平凡境遇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军事荣耀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壮丽景色和内心追求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和士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feng-he-yue-ye-ting-jun-le-ying-zhao-shi3e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