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寄子济兄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17 23:26:38诗人:李洪 |  朝代: 宋代 |  22

一纸平安附驿筒,打门三印启斜封。
谗言勿辩萋兮菲,旧隐犹存菊与松。
岂有文章传李汉,当今人物少南容。
扁舟远践龙池约,共听潺湲绕碧峰。

作者介绍

李洪(一一二九~?),字可大(《宋诗纪事补遗》卷六一),扬州(今属江苏)人。正民子。宋室南渡后侨寓海盐、湖州。高宗绍兴二十五年(一一五五),官监盐官县税。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永嘉监仓。未几,奉召入临安任京职,官终知藤州。有《芸庵类稿》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五卷。事见宋陈贵谦《芸庵类稿序》及本集诗文。 李洪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奉寄子济兄》是宋代李洪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将一纸平安寄给我的兄长子济,
驿馆的信筒上盖着三个印章,
别去辩驳那些谗言的流言,
奢华和珍贵或许已不复存在,
但我仍然坚守着我早年的隐士之心,
如同菊花和松树那样。
难道文章只能传承给李白和汉代的文人吗?
如今,能有南容这样的人物已经很少了。
让我们一同乘着小舟远离繁华,
在龙池约定,共同聆听潺潺的溪水绕过碧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李洪对兄长子济的关怀和思念之情。他将一纸平安寄给兄长,寄托了对他的祝福和关心。驿馆的信筒上盖着三个印章,显示了他对这份平安的重视和保护。同时,作者对于谗言和流言的态度是不予辩驳,他坚守隐士之心,与奢华和珍贵的世俗追求保持距离。他将自己比作菊花和松树,表达了对清雅高洁的追求和对持久坚韧的理解。

诗中还涉及到文章的传承和文人的价值。作者对于自己的文学才华并不自负,认为像李白那样的文人才能真正传承文章,而当时的人物中却很少有能与南容相提并论的。这种观点反映了作者对于当时文化环境的思考和对于传统文化衰落的忧虑。

最后,作者借用了舟行龙池、潺湲碧峰的意象,表达了对于远离尘嚣、与自然相依的向往。通过与兄长共同聆听大自然的声音,作者希望能够找到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现了作者李洪对于亲情、清雅高洁、传统文化和自然之美的追求和赞美,体现了宋代士人的情怀和思想。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feng-ji-zi-ji-xiong.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少年游
朱继芳
紫陌寻芳爱马迟,一春能得几晴时。海棠露重衣全透,杨柳风微帽半欹。大白引浮银凿落,小红吹彻玉参差。人生行乐须年少,莫等星星满镜丝。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见噎废食
比喻遇到偶然挫折就停止应作的事。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