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饯郑中丞罢浙西节度还京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6:34:08诗人:刘长卿 |  朝代: 唐代 |  21

天上移将星,元戎罢龙节。
三军含怨慕,横吹声断绝。
五马嘶城隅,万人卧车辙。
沧洲浮云暮,杳杳去帆发。
回首不问家,归心遥向阙。
烟波限吴楚,日夕事淮越。
吊影失所依,侧身随下列。
孤蓬飞不定,长剑光未灭。
绿绮为谁弹,绿芳堪自撷。
怅然江南春,独此湖上月。
千里怀去思,百忧变华发。
颂声满江海,今古流不竭。

作者介绍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邑尉,会有为之辩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权德舆[尝]常谓为五言长城。皇甫湜亦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唿宋玉为老兵。”其见重如此。集十卷,内诗九卷,今编诗五卷。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邑尉,会有为之辩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权德舆[尝]常谓为五言长城。皇甫湜亦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唿宋玉为老兵。其见重如此。集十卷,内诗九卷,今编诗五卷。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邑尉,会有为之辩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权德舆[尝]常谓为五言长城。皇甫湜亦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唿宋玉为老兵。其见重如此。集十卷,内诗九卷,今编诗五卷。

作品评述

诗词中文译文:

天上移了将星,元戎罢了龙节。
三军都怀念着,横吹声就断绝。
五马在城隅嘶鸣,万人躺在车辙上。
沧洲的浮云暮时,远远地发动了帆船。
回首不问家乡,归心向着遥远的高墙。
烟波限制了吴楚,日落以后忙于事务淮越。
吊影失了所依,侧身随从下列。
孤蓬飞翔不定,长剑的光芒仍然未熄灭。
绿绮为谁演奏,绿芳可供自己采摘。
怅然江南的春天,唯有这湖上的月光陪伴。
千里之外怀念过去的思念,百忧变成了灰白的头发。
颂声满溢江海,流传于今古,永不停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刘长卿贺郑中丞罢浙西节度重新回京的诗。诗中表达了刘长卿对郑中丞的赞美和祝福之情,同时也描绘了郑中丞回京的盛况和他的心情。

诗的开头用“天上移将星,元戎罢龙节”来形容郑中丞的崇高地位和荣耀,象征着他的节度使职位的庄重和重要性。接着描绘了他离开浙西的场景,“三军含怨慕,横吹声断绝”,表达了士兵们对郑中丞的怀念和对离别的哀伤。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描绘车马和人群的情景,进一步强调了郑中丞的威望和影响力。

诗的下半部分则表达了刘长卿内心的复杂情感。他回首不问家乡,归心向往高墙,表达了他对朝廷的眷恋和对政治事务的思考。他描绘了江南和湖上的景色,通过孤蓬飞翔、长剑光芒等意象,表达了自己作为文人的无常和不安定。最后的几句以颂声满江海,流传于今古,永不停止,表达了对郑中丞的赞美和祝福,同时也寄托了对自己文学成果的期望。

整首诗写景描写细腻,用意象和抒发感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充满了唐代人对官场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feng-jian-zheng-zhong-cheng-ba-zhe-xi-jie-du.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