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栖梧(小石调)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17 01:40:02诗人:张先 |  朝代: 宋代 |  体裁: 凤栖梧 |  26

密宴厌厌池馆暮。
天汉沈沈,借得春光住。
红翠斗为长袖舞。
香檀拍过惊鸿翥。
明日不知花在否。
今夜圆蟾,后夜忧风雨。
可惜歌云容易去。
东城杨柳东城路。

作者介绍

张先(九九○~一○七八),字子野,湖州乌程(今浙江湖州)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齐东野语》卷一五)。官宿州掾(《能改斋漫录》卷一七),知吴江县(《中吴纪闻》卷三),嘉禾判官(《宛陵集》卷九《送佥判张秘丞赴秀州》)。晏殊知永兴军,辟爲通判(《画墁录》)。歷知渝州、虢州(《宛陵集》卷二一、三九),以都官郎中致仕。张先以词着,与柳永齐名,苏轼以爲“诗笔老妙,歌词乃其余技”。《嘉泰吴兴志》谓有文集一百卷,惟乐府行于世。史籍无传,其事迹详见夏承焘《张子野年谱》(载《唐宋词人年谱》)所考。 张先诗,以南宋陈思辑《两宋名贤小集·张都官集》一卷(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中之《安陆集》,并参校《苕溪渔隐丛话》(简称丛话)、《至元嘉禾志》(简称嘉禾志)等。另从《安陆集》、《永乐大典》、《能改斋漫录》等书中录诗十九首。

作品评述

《凤栖梧(小石调)》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张先。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密宴厌厌池馆暮。
天汉沈沈,借得春光住。
红翠斗为长袖舞。
香檀拍过惊鸿翥。
明日不知花在否。
今夜圆蟾,后夜忧风雨。
可惜歌云容易去。
东城杨柳东城路。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的景象,诗人情怀郁结,寄托着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的忧虑。诗中以厌倦而私密的宴会为开头,表达了对世俗烦恼的不满。然后,诗人以自然景观和宴会的对比,抒发了对春光的渴望和追求。在其中,红翠斗长袖舞动,香檀木拍打起飞的鸿雁,展现了宴会上的繁华和喧嚣。但是,诗人也意识到这一切都是短暂的,明天花儿是否还会开放,今夜的圆蟾之后将会有风雨忧虑。最后两句表达了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遗憾,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和焦虑。

赏析:
这首诗以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的忧虑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宴会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诗人通过描绘宴会的繁华和喧嚣,以及自然景物的变幻,展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诗中的"密宴厌厌池馆暮"一句,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宁静自然的向往。"借得春光住"一句,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渴望和珍惜。"红翠斗为长袖舞"和"香檀拍过惊鸿翥"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宴会的热闹景象,同时也隐含着宴会的短暂和虚幻。"明日不知花在否"和"今夜圆蟾,后夜忧风雨"两句,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忧虑。最后两句"可惜歌云容易去,东城杨柳东城路",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和容易消逝的欢愉的遗憾。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生的描绘,反映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让人对光阴流逝和命运的无常有所感悟。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feng-qi-wu-xiao-shi-diao.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大庆堂赐宴元珰有诗呈吴越王
吴越人
非为亲贤展绮筵,恒常宁敢恣游盘。绿搓杨柳绵初软,红晕樱桃粉未干。谷鸟乍啼声似涩,甘霖方霁景犹寒。笙歌风紧人酣醉,却绕珍丛烂熳看。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情投意和
投契合。形容双方感情融洽,心意完全一致。亦作情孚意合”、意同情合”、情投意洽”、情亲意合”、意合情投”、情投气合”。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