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僧文礼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4:53:04诗人:周弼 |  朝代: 宋代 |  28

空山落日又逢僧,雨杂尘灰满帽纹。
但忆来时门不掩,麝香偷卧石床云。

作者介绍

周弼(一一九四~?),字伯弜,祖籍汶阳(今山东汶上)。文璞子。与李龏同庚同里。宁宗嘉定间进士(《江湖后集》卷一小传)。十七年(一二二四)即解官(本集卷二《甲申解官归故居有以书相问者》)。以后仍漫游东南各地,是否復官不详。卒于理宗宝祐五年(一二五七)前。生前刊有《端平集》十二卷,已佚。宝祐五年,李龏摘其古律体诗近二百首,编爲《汶阳端平诗隽》四卷。事见本集卷首李龏《汶阳端平诗隽序》。 周弼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爲底本。校以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逢僧文礼》是宋代周弼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空山落日又逢僧,
雨杂尘灰满帽纹。
但忆来时门不掩,
麝香偷卧石床云。

诗意:
这首诗以空山、落日和僧人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在寂静的山间遇到僧人的情景。他们共同面对着雨水的洗涤和尘土的覆盖。然而,诗人回忆起从前,那时的门是敞开的,没有被关闭,而且他能够躺在布满云彩的石床上,闻着麝香。

赏析:
《逢僧文礼》描绘了一幅宁静而与世隔绝的山野景象,通过山、日、僧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的空山、落日和僧人形象相互映衬,凸显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空山的静谧和落日的余晖为这幅画面增添了一种恬静的氛围。诗人遇见的僧人象征着宁静与智慧,他们在这片寂静之中成为诗人心灵的寄托。

然而,通过对过去的回忆,诗人表达了对失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反思。诗人提到从前的门没有被关闭,这暗示着与外界的联系和交流,而现在的门已经闭上,似乎与外界隔绝。这种变化让诗人感到遗憾和孤独,他通过对过去的回忆,表达了对自由和开放的向往。

诗末的麝香和石床云的描绘给人以奇妙的感觉。麝香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使人心旷神怡;而石床上的云彩则给人以柔软和舒适的感觉。这种对感官的描绘增强了诗中的意境,给人以一种美好而恍惚的感受。

整首诗词以简洁而自然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通过景物的描绘和自我回忆的对比,诗人在表达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反思之间,展现了一种寂静、孤独、自由和温馨的情感。《逢僧文礼》以其深邃的意境和朴素的语言,给读者带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feng-seng-wen-liz1o.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