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使京西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23:07:26诗人:李涉 |  朝代: 唐代 |  20

卢龙已复两河平,烽火楼边处处耕。
何事书生走羸马,原州城下又添兵。

作者介绍

李涉,洛阳人。初与弟李渤同隐庐山,后应陈许辟。宪宗时,为太子通事舍人,寻谪峡州司仓参军。太和中,为太学博士,復流康州,自号清谿子。集二卷,今编诗一卷。 李涉,洛阳人。初与弟李渤同隐庐山,后应陈许辟,宪宗时,为太子通事舍人,寻谪峡州司仓参军。太和中,为太学博士,復流康州,自号清谿子。集二卷,今编诗一卷。 李涉,洛阳人,渤之兄。补诗一首。

作品评述

《奉使京西》是唐代诗人李涉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奉使京西

卢龙已复两河平,
烽火楼边处处耕。
何事书生走羸马,
原州城下又添兵。

译文:
奉命前往京西,
卢龙已经恢复了两河平原,
烽火楼边处处有人耕种。
为什么书生们骑着瘦弱的马匆忙赶路,
原州城下又增加了军队。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唐代时期的一幅景象。卢龙,指的是卢龙节度使,他成功恢复了两河平原的安定。烽火楼边的人们正忙于耕作,表明了社会的安定和人们的生活安宁。然而,诗中提到了书生骑着瘦弱的马匆忙赶路的情景,原州城下又增加了军队,这暗示着国家仍然处于动荡和战乱之中。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景象的描写,展示了社会的复杂性和动荡不安的一面。卢龙恢复了两河平原的稳定,人们又开始耕作,这是社会安宁的象征。然而,书生骑着瘦弱的马匆忙赶路,原州城下又增加了军队,暗示着内外的不稳定因素。这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乱时期的忧虑和对于社会安宁的向往。

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描绘社会的两个不同侧面,突出了动荡与安宁之间的对比。整体上,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朴实的语言,以及对社会现象的刻画,呈现了一个动荡年代的片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稳定和安宁的期望。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feng-shi-jing-xi.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