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同六舅尚书咏茶碾煎烹三首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6:39:11诗人:黄庭坚 |  朝代: 宋代 |  24

风炉小鼎不须催,鱼眼长随蟹眼来。
深注寒泉收第一,亦防枵腹爆乾雷。

作者介绍

黄庭坚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书》所收《山谷诗注》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刊《山谷诗注》(简称宋本;残存三卷,藏北京图书馆),元刻《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元本;残存内集十六卷,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宋干道本《豫章黄先生文集》(简称文集)及元刊《山谷外集诗注》(简称影元本),明嘉靖间蒋芝刊《黄诗内篇》十四卷(简称蒋刻本)、明版《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明大全本;此书与蒋刻本并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山谷集》(简称山谷集)、清光绪间陈三立覆宋刻本(简称陈刻本)。并参校干隆间翁方纲校树经堂本(简称翁校本,其中翁氏校语称翁校)。《内集》《外集》的编年说明,集中移置每卷卷首;《别集》等的繫年,底本多疏漏,据《四库全书·山谷集》所附黄{巩/言}《山谷年谱》拾补,分别繫于诗题下。底本中涉及山谷跋语、手蹟、石刻及版本文字异同的注释文字,酌予保留。《山谷集》中多出底本的骚体诗及偈、贊、颂(其中多爲六言或七言诗)等,参校明弘治叶天爵刻、嘉靖乔迁重修本(简称明本),编爲第四十五至四十八卷。另从他书中辑得的集外诗和断句,编爲第四十九卷。

作品评述

《奉同六舅尚书咏茶碾煎烹三首》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作品。这首诗词以描写茶的制作过程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茶的热爱和对制茶技艺的赞美。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风炉小鼎不须催,
The small tripod on the wind stove needs no urging,
鱼眼长随蟹眼来。
As the fish eyes are accompanied by crab eyes.
深注寒泉收第一,
Deeply brewing the cold spring, the finest is obtained,
亦防枵腹爆乾雷。
Also guarding against the bursting of the dry thunder.

中文译文:
风炉上的小香炉不需要催促,
茶叶的香气随着煮茶的过程弥漫开来。
深深地泡入寒泉之中,第一道清香被吸收,
同时也防止茶叶泡腹过多而爆裂。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茶的制作过程为线索,展示了作者对茶的热情和对制茶技艺的钦佩。首先,作者提到风炉上的小香炉不需要催促,暗示了煮茶的过程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人为的刺激。接着,他用"鱼眼长随蟹眼来"的形象描述茶叶的香气逐渐扩散,这里的鱼眼和蟹眼都是茶叶展开后的形态,意味着茶叶的形状和香气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然后,作者提到"深注寒泉收第一",表达了他对制茶过程的重视。寒泉代表清澈纯净的水源,作者将茶叶深深地浸泡在寒泉中,以获取最好的茶汤。这种手法和技艺显示出作者对制茶过程的精益求精和对茶汤品质的追求。

最后一句"亦防枵腹爆乾雷",表达了作者对制茶过程中的小心谨慎。枵腹是指茶叶内部的气泡,作者要小心地控制茶叶的泡腹,以免过多而导致爆裂。这种细致入微的处理方式显示了作者对制茶技艺的熟练和对茶叶品质的保护。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茶的制作过程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制茶技艺的赞美和对茶的热爱。诗中充满了细致入微的描述和意象的运用,凸显了作者对茶的独特观察力和对细节的关注,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茶的独特魅力和制茶过程中的艺术之美。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feng-tong-liu-jiu-shang-shu-yong-cha-nian-jia.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