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隗山前苦露深,佛狸江上剑成林。
当时不作一身计,圣主自明方寸心。
勇去峥嵘都是胆,归来静密不闻音。
平生羞预外庭事,此段当镌墓石阴。
作者介绍
项安世(一一二九~一二○八)(生年据本集卷四《内子生日(戊申)》“居士新年六秩来”推定),字平甫,号平庵,其先括苍(今浙江丽水)人,后家江陵(今属湖北)。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绍兴府教授。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除秘书省正字,五年,爲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出通判池州(同上书卷八),移通判重庆府。入庆元党籍,还江陵家居。开禧二年(一二○六)起知鄂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二二),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三年权安抚使(同上书职官七四之二五),以事免。起爲湖南转运判官,未上,用臺章夺职而罢。嘉定元年卒。有《易玩辞》、《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宋史》卷三九七有传。 项安世诗,以《宛委别藏》本《平庵悔稿》十二卷爲底本。校以清吴长元钞本(简称吴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三卷。
作品评述
《赋曹开府遗事》是宋代作家项安世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大隗山前苦露深,
佛狸江上剑成林。
当时不作一身计,
圣主自明方寸心。
勇去峥嵘都是胆,
归来静密不闻音。
平生羞预外庭事,
此段当镌墓石阴。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曹勋(字开府)的事迹。他在大隗山前勇猛战斗,苦苦忍受着飘洒的露水;在佛狸江上,他的剑成为一片茂密的森林。当时他并没有考虑自身的前途,而是专注于为国家效力,因为圣明的君主已经洞悉了他内心的坚定。他勇敢地去经历战争的艰辛,归来后却宁静隐居,没有传闻听到他的音讯。他平生以国家利益为重,羞于谋求荣耀,这一段事迹应该被铭刻在他的墓碑阴影之中。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语言,表达了曹勋的忠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描写了他在大隗山和佛狸江上的英勇事迹,展现了他勇往直前、无畏困难的精神面貌。诗中所言的“圣主自明方寸心”表明了君主对曹勋的理解和赏识,认识到他内心的高尚品质。曹勋回到故乡后选择了宁静隐居,不再追求功名利禄,展示了他超脱世俗的态度和深深的家国情怀。整首诗以典雅的语言和深沉的思想,表达了对曹勋的赞美和敬佩之情,凸显了忠诚和无私奉献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