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
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
初似饮醇醪,又如蛰者苏。
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
旷然忘所在,心与虚空俱。
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作品评述
《负冬日》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杲杲冬日出,
照我屋南隅。
负暄闭目坐,
和气生肌肤。
初似饮醇醪,
又如蛰者苏。
外融百骸畅,
中适一念无。
旷然忘所在,
心与虚空俱。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冬日的早晨。阳光照耀着诗人屋子的南隅,温暖的阳光洒在他的身上,使他感到舒适。他闭上眼睛坐着,感受着阳光穿透皮肤的温暖。起初,这感觉像是饮用醇美的美酒,又像是刚苏醒的冬眠动物。他的身体感到舒畅,内心平静无忧。他完全忘记了自己身处何处,他的心与虚空合为一体。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冬日早晨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舒适。诗人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将阳光的温暖表现得十分直观。诗中的“负暄”意指背负阳光的温暖,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坐着闭目享受温暖的场景。阳光的温暖使诗人感到身心舒畅,他的内心与外界融为一体,忘却了自己的存在。
诗中的饮醇醪和蛰者苏的比喻,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身心的愉悦。饮醇醪代表着美味的酒,蛰者苏则指冬眠的动物苏醒。这些比喻使读者更好地感受到诗人在阳光下的愉悦和放松的心境。
整首诗词的意境清新宁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融入和心灵的安宁。诗人通过与自然的融合,抒发了对宁静、舒适和忘我境界的追求。读者在阅读这首诗词时,也能感受到一丝宁静与放松,体会到大自然的美妙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