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梅堂闲吟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7:05:04诗人:陈宓 |  朝代: 宋代 |  16

只知风骨清于玉,敢把精神看作花。
一阵异香明月下,定知来自玉皇家。

作者介绍

陈宓(一一七一~一二三○),字师復,学者称復斋先生,莆田(今属福建)人。俊卿子。少及登朱熹之门,长从黄榦学。以父荫入仕。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调监南安盐税(本集《丁巳选调》)。歷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安溪县(明嘉靖《安溪县志》卷六)。七年,入监进奏院,迁军器监簿。九年,因建言忤史弥远,出知南康军。任满,改知南剑州,创延平书院。十七年,命知漳州,闻宁宗卒,乞致仕。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起提点广东刑狱,未上,主管崇禧观。绍定三年卒,年六十。追赠直龙图阁。有《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二十三卷等。事见清干隆《福建通志》卷四四,《宋史》卷四○八有传。 陈宓诗,以清抄《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底本形式尚整饬,但错漏极多,除少量酌校有关书引录,大量明显形误字、别体字径改;涉及文义的误字,改后加校;部分无法确定的错漏,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赋梅堂闲吟》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陈宓。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

只知风骨清于玉,
敢把精神看作花。
一阵异香明月下,
定知来自玉皇家。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品质和精神追求的赞美和追求。下面是对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诗的第一句"只知风骨清于玉",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中最纯净、高尚的事物的追求。玉是中国传统中象征高洁、纯净的材料,而作者将自己的风骨(品德、气质)与玉进行比较,认为自己的风骨更加清澈高尚。

接着,诗的第二句"敢把精神看作花",突出了作者对于精神追求的重视。将精神比作花朵,说明作者将精神上的追求看作是一种美好的事物,具有花朵般的色彩和魅力。这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内心世界的关注和追求。

第三句"一阵异香明月下",描绘了一种幽静而美好的情景。明月高悬,散发出异香,给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感觉。这个情景暗示了作者内心世界的美好和灵感的来源。

最后一句"定知来自玉皇家",将异香的来源归结为玉皇家,指的是神话中的天界之玉皇上帝。这句表达了作者对于灵感和美好的追求的归宿的寄托,将其与玉皇家联系起来,强调了其高尚和神圣的性质。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风骨、精神和美好情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高尚品质和精神追求的赞美和追求,以及对于美好事物来源的思考和寄托。整首诗意深远,语言简洁优美,展示了宋代诗人的审美追求和对精神世界的探索。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fu-mei-tang-xian-yinmb5.html

相关文章